左拉同情塞尚的遭遇,多次想掏钱资助,可塞尚却死活不肯接受,他坚信自己很快能自食其力。塞尚给左拉的一封谢谢左拉送书给他的短信,成为了两个好朋友几十年之间上百封书信中的最后一封。而在经济上,一直是给塞尚很大的帮助。当然左拉的妻子,也是两个好朋友分道扬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左拉的妻子出身贫穷,曾经是塞尚的模特。左拉的小说有意无意地给塞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飞进窗口的面包》中塞尚是个什么样的人
坚持理想,自尊心又很强的人。年轻时,法国画家塞尚和作家左拉的作品都卖不出去,只能租住在巴黎郊外的一栋破阁楼里,靠借钱维生。后来,左拉找到了工作,有了收入,而塞尚却继续画着那些没人要的画,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左拉同情塞尚的遭遇,多次想掏钱资助,可塞尚却死活不肯接受,他坚信自己很快能自食其力。一天,塞尚正守在窗边叹气,左拉走了进来,碰巧看见有个流浪汉在楼下吃牛角面包,便朝他调侃道:“我敢跟你打赌,你绝对没本事让面包飞进屋里面。”流浪汉憨憨地笑了:“你等着瞧!”说完,把面包抛了上来,正好穿过窗户落进了屋里。左拉欢喜地捡起,嚼着面包又跟流浪汉打赌:“再来一次,我就不信你还这么准!”流浪汉想也没想,又扔来一块面包。左拉偷笑着把它塞给塞尚,说:“流浪汉的心意,不吃白不吃。”塞尚犹豫了片刻,到底忍不住诱惑,吞食起来。那之后,左拉便常到塞尚的房间,跟流浪汉打赌,引得他一次次地把面包抛进了屋,供两人分享。渐渐地,塞尚也学会了这招,每次饿了就跟流浪汉打赌,同样吃到了面包。终于有一次,塞尚在嚼面包时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关切地问:“你总把面包扔得这么准,怎么从不向我们讨要赌注呢?”流浪汉白了他一眼,轻蔑地说:“要说你那兄弟真傻,每次都给我买10个面包的钱,却只要我把两个面包丢进阁楼。阁楼不过3米高,怎么可能失手!”塞尚怔住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才明白牛角面包之所以每次都能幸运地飞进屋,其实是左拉的安排。比直接救助更可贵的是,在施舍时巧妙设计,让对方保留住梦想和尊严。
左拉真有塞尚这个朋友吗他后来怎么样啦(《左拉传》里的)
左拉有塞尚这个朋友,开始两人关系还不错,你可以从塞尚传里看到塞尚画的左拉的画像,如果不是朋友他画吗。只不过后来两人关系交恶,这是后话
帮我详细介绍一下左拉和塞尚及他们的友谊
塞尚真正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的时候,是在爱克斯市最好的中学里遇见左拉开始的。塞尚和左拉,还有他们共同的另一位朋友Jean-Baptiste Baille成为了不可分离的亲密伙伴。他们一起差不多走遍爱克斯附近的山山水水。夏季游泳,秋天打猎,长长的散步登山伴随着阳光下的野餐和无休止的交谈。左拉曾经非常伤感地回忆过那个美妙的年轻时代,当他在凌晨离开家的时候,总是喜欢轻轻地躲在朋友们的窗下,急切而坚决地唤醒在睡梦中的他们。快快地逃离城市,扛着猎枪,背着皮书包……当他们回来的时候,皮书包变得空空的轻轻的,然而他们的脑袋和心里面装满了令人激动的画面声音和各种各样的情景。三个好朋友之间的谈话永远环绕着审美的问题,即使是在那个时代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还是文学。他们为雨果为缪赛的作品而激动,甚至像他们那样去写作。左拉一直认为他们三个之中塞尚的文字最赋诗意,从心底里觉得塞尚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而恰恰是三个好朋友年轻时候的无数次的游荡,无数次对普罗旺斯的美妙的发现,使得塞尚迷恋上了画画,用一生之精力来描绘普罗旺斯的风光。 左拉离开爱克斯去巴黎的时候,三个好朋友约定在巴黎相聚。 是左拉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出版,导致了两个童年时代的好朋友的决裂。那是一部关于一个没有什么才气的画家最终在自己的画布前自杀的故事。就是那样一个惨烈的结尾深深地刺伤了塞尚。塞尚给左拉的一封谢谢左拉送书给他的短信,成为了两个好朋友几十年之间上百封书信中的最后一封。从此两个人没有再见。其实这样的结果,早在许多年前,当塞尚被左拉鼓动来到巴黎与他汇合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当塞尚在左拉离开普罗旺斯几年后,也到巴黎求发展的时候,左拉已经在巴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当时巴黎的报业是一位特别著名的撰稿人。尤其是写艺术评论的文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身边围着一个在巴黎知名的文学艺术圈子,而塞尚跟这个圈子有些格格不入。那时的塞尚十分狼狈,父亲不允许他画画,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自己在专业上,也不被“圈子”看好。非常奇怪的是,左拉有能力力推许多位当时当代艺术画家,却从来没有提过塞尚一个字。而在经济上,一直是给塞尚很大的帮助。我想左拉一定是不喜欢塞尚的画风的,事实上,他也不止一次地表示过塞尚有激情有能力,但是没有成为大画家的才气。 当然左拉的妻子,也是两个好朋友分道扬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左拉的妻子出身贫穷,曾经是塞尚的模特。左拉成名之后,他们过上了十分考究的上流社会的生活,于是特别不喜欢塞尚的出现带给她对过去贫穷的回顾。 左拉的小说有意无意地给塞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尽管很快塞尚事业上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每每想到曾经的儿时的伙伴,还会心如刀绞。不止一次潸然泪下。
塞尚为什么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他有哪些新的开拓试举例加以论述.
塞尚 的素描 和重传统意义上的色彩 上 就是一个了色 甚至不如现在考大学的高中生但是 他一生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对艺术不离不弃 他是现在绘画 色彩的创始人 他是最早使用色彩并置的人 说 莫奈的色彩美丽不如说他是用素描的方法概括色彩 而塞尚的色彩 是用色彩代替形体本身 现在大家画的水粉 严格意义上就是塞尚的影子...保罗·塞尚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39-1906年 国别:法国 总述: 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塞尚由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於后印象派。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在可以被当成二十世纪探索绘画先知的十九世纪画家中,从成就和影响来说,最有意义的乃是塞尚。他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这些观念扎根于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属于艺术中最革命的观念之列。 艺术生涯: 保罗·塞尚(1839~1906年)在埃克斯出生和辞世,是祖籍皮埃蒙特的小工匠、小商人的子孙。他先在小学和圣约瑟夫学校就读,由于父亲交了好运,从帽店老板变成银行经理,他被送入中学学习。1858年,保罗带着坚实的基础知识,完整的宗教信仰以及对同学米尔·左拉的真挚友谊从中学毕业,通过了文科毕业会考,并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入了大学法学院。不过,他并不因此而放松在埃克斯素描学校的课程。从1856年起,强烈的兴趣爱好就已把他带向了这所学校。他虽然勤奋刻苦。多悉善感,但天赋不高。他身材矮胖,长着宽大额头和鹰钩鼻的面孔也不讨人喜欢,但他目光炯炯,动作敏捷,喜欢游泳、打猎,在原野上远游。他还醉心于音乐,在学生乐队中,他吹铜管,左拉吹长笛。 1859年,他父亲在埃克斯附近购下维拉尔侯爵在十七世纪建造的热德布芳花园,带着妻子、儿子,两个女儿在那里避暑。保罗在别墅中安排了自己的第一间画室。他已经决定了自己的前途:不管父亲如何反对,他也要作画家。父亲给他保留了作为银行经理继承人的职位,并用下面的话来警告他:“孩子,想想未来吧!人会因为天赋而死亡,却要靠金钱吃饭。”虽然对这种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念感到愤怒,塞尚还是不得不屈服认可。不过,他仍然偷偷地作画,对法律学习只给以有限的注意。已在巴黎定居的埃米尔·左拉鼓励他前往该处,而银行家则拼命阻挠这一计划。 1861年4月,父亲发现儿子实在没有从商的才能,加上妻子和长女玛丽的敦促,他终于带着低声抱怨让步了。保罗·塞尚来到巴黎。他在弗昂蒂纳街租了一间带家具的房间,在瑞士画院习画,与基约曼和毕加索交往,并继续和左拉保持着友谊。他靠着父亲每月寄给他的一百二十五法郎,艰难地维持着生活。他丝毫不能适应首都的嘈杂,初期作品也远不能使自己感到满意,他也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原因是:“虽具色彩画家的气质,却不幸滥用颜色。”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埃克斯,大为高兴的父亲在自己的银行中给他安排了一个职务,但保罗并未因此从事金融而牺牲画笔,仍然热情地画着。他在四大块壁板上作了滑稽的模仿画《四季》,来装饰热德布芳的厅室,并且在画上无礼地签上“安格尔”之名以作消遣.他画自画像,也为父亲作像。 1862年11月,他再次回到巴黎。虽然经常与印象派画家来往,他却不欣赏他们。他接近的是莫奈、雷诺阿,可是他欣赏的却是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他此时的画颇为浪漫,并且厚颜地把它们称为“杂烩”。别人不喜欢他这种绘画,而且连他自己也不喜欢。事实上,他没有任何开心之事。不管到哪儿,都不感觉赏心悦目。他断绝了刚刚结下的友谊,离开曾经吸引了他的著名画家,不断地变换住地。由于厌烦,他离开巴黎,又由于好奇而重返该地。他退隐到埃克斯,但很快又离开那里。他是否遭到1866年官方沙龙的拒绝,不得而知。 总之,他忧郁地回到埃克斯,而在1867年底1868年初的冬天,再次前往巴黎当然是换了个新的地方。他在马奈、雷诺阿、斯特汶斯、左拉、克拉代尔、迪朗蒂等人聚会的著名的盖博瓦咖啡馆露了露面,但觉得很不舒服.他的作品《甜烈酒》或《那不勒斯的午后》在1861年沙龙落选。同一年,他遇见一位年轻的女模特玛丽·奥尔唐丝·富盖。 《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是为他夫人画的肖像。在这一作品中,塞尚完全不考虑西方传统肖像画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是用传统的以光影表现质感的方法来描绘的。而是采用色彩造型法达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与形体的结合。色彩与形体的表现便成了塞尚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质”。他的这种重在艺术形式的追求的创作倾向,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故被人称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 虽然塞尚曾受到当时占绘画主流地位的印象派的影响,对光线照射到不同质地表面上的效果有所光住,但他始终坚持对物体结构和实体感的关注,并于1877年放弃了印象主义。塞尚早期大多以写实的手法,真实且疑难的情景作为绘画的题材。晚年画风有所改变,留下了多幅温和,光明并富含古典注意庄严气息的风景及景物画。
关于左拉和塞尚的友谊
也许是塞尚的出生决定了塞尚的孤独敏感脆弱。塞尚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和母亲才结婚。父亲对于塞尚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禁锢,从来没有试图了解过自己的儿子。尽管塞尚的父亲,从一个开帽子店的商人成为爱克斯市首屈一指的银行家,使得塞尚从小就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里,然而父亲商业上的成功并没有真正改变出身地位,始终不被所谓上流社会所接受。塞尚真正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的时候,是在爱克斯市最好的中学里遇见左拉开始的。塞尚和左拉,还有他们共同的另一位朋友Jean-Baptiste Baille成为了不可分离的亲密伙伴。他们一起差不多走遍爱克斯附近的山山水水。夏季游泳,秋天打猎,长长的散步登山伴随着阳光下的野餐和无休止的交谈。左拉曾经非常伤感地回忆过那个美妙的年轻时代,当他在凌晨离开家的时候,总是喜欢轻轻地躲在朋友们的窗下,急切而坚决地唤醒在睡梦中的他们。快快地逃离城市,扛着猎枪,背着皮书包……当他们回来的时候,皮书包变得空空的轻轻的,然而他们的脑袋和心里面装满了令人激动的画面声音和各种各样的情景。三个好朋友之间的谈话永远环绕着审美的问题,即使是在那个时代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还是文学。他们为雨果为缪赛的作品而激动,甚至像他们那样去写作。左拉一直认为他们三个之中塞尚的文字最赋诗意,从心底里觉得塞尚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而恰恰是三个好朋友年轻时候的无数次的游荡,无数次对普罗旺斯的美妙的发现,使得塞尚迷恋上了画画,用一生之精力来描绘普罗旺斯的风光。左拉离开爱克斯去巴黎的时候,三个好朋友约定在巴黎相聚。是左拉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出版,导致了两个童年时代的好朋友的决裂。那是一部关于一个没有什么才气的画家最终在自己的画布前自杀的故事。就是那样一个惨烈的结尾深深地刺伤了塞尚。塞尚给左拉的一封谢谢左拉送书给他的短信,成为了两个好朋友几十年之间上百封书信中的最后一封。从此两个人没有再见。其实这样的结果,早在许多年前,当塞尚被左拉鼓动来到巴黎与他汇合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当塞尚在左拉离开普罗旺斯几年后,也到巴黎求发展的时候,左拉已经在巴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当时巴黎的报业是一位特别著名的撰稿人。尤其是写艺术评论的文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身边围着一个在巴黎知名的文学艺术圈子,而塞尚跟这个圈子有些格格不入。那时的塞尚十分狼狈,父亲不允许他画画,断了他的经济来源,自己在专业上,也不被“圈子”看好。非常奇怪的是,左拉有能力力推许多位当时当代艺术画家,却从来没有提过塞尚一个字。而在经济上,一直是给塞尚很大的帮助。我想左拉一定是不喜欢塞尚的画风的,事实上,他也不止一次地表示过塞尚有激情有能力,但是没有成为大画家的才气。当然左拉的妻子,也是两个好朋友分道扬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左拉的妻子出身贫穷,曾经是塞尚的模特。左拉成名之后,他们过上了十分考究的上流社会的生活,于是特别不喜欢塞尚的出现带给她对过去贫穷的回顾。左拉的小说有意无意地给塞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尽管很快塞尚事业上得到了很大的成功,每每想到曾经的儿时的伙伴,还会心如刀绞。不止一次潸然泪下。这个一生孤独的老人,真的就是:为了太阳和独立而活着。http://blog.sina.com.cn/u/4745b6350100036c
塞尚的小故事
关于塞尚的小故事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塞尚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现代绘画之父塞尚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他一生中的大半辈子是在屈辱和唾骂中度过来的。但他一次也没妥协过,而且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艺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例子。
保尔·塞尚于1839年出生于离马赛不远的埃克斯,父亲是制帽厂主,后来成了银行家。塞尚小时候就喜欢绘画,有一次,他的绘画在学校得了二等奖。父亲非但不欢喜,还忧心忡忡地对塞尚说:“青年人,考虑考虑将来吧!”他甚至嚷着说:“有天才的人往往死路一条,有钱的人才活得下去!”他要儿子当一个能赚到钱的律师,起码也要做个商人。他把塞尚送进法律学校,但是塞尚不愿当律师,他又迫使儿子到银行里站柜台,算账、付钱,这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心机。塞尚24岁时终于下决心去投考美术学院,谁知没有考中,学院主考人认为他没有培养前途。可是这并没有使他灰心,他住在巴黎继续研究美术,勤奋地工作着,有时甚至几天不洗脸。但是,他得到的回报仍然是失败。他27岁那年,送一幅画给巴黎沙龙,连个答复也没有。甚至连他是最亲密的朋友左拉,竟将他当作失败的典型写进小说,这使他十分愤怒,于是他决计离开巴黎。
1897年,塞尚返回故乡,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整天不是出去写生,就是坐在画室里对着静物观察、沉思,很少与外界联系。他耐心而热烈地追求实在的、持久的、永恒的事物,潜心研究事物的内在生命和内在结构、形与色的结合。他每下一笔都要再三考虑,双手颤抖着,一直要颤抖到终于下笔为止。但是,他的努力仍然不被社会重视,他的画一张也卖不掉。甚至他把一幅画送给一个熟人,自己竟预先胆怯地说:“当然,我不是要你把画带回家去。”多么凄然!
突然,塞尚的画有了销路,巴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为了追求新奇,在塞尚的复杂难懂的作品里得到启示,于是塞尚一下变为“天才”、“先知”。塞尚的画价值千金,一个古怪的老汉卖了塞尚为表示友好送给他的一幅小画,靠卖画所得过上退休生活。塞尚的画对20世纪西欧艺术产生巨大影响,被举世公认为艺术大师。1906年10月22日,塞尚逝世。他对艺术事业一生追求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敬佩。
塞尚画作欣赏
学画之始
1861年4月,父亲发现儿子实在没有从商的’才能,加上妻子和长女玛丽的敦促,他终于带着低声抱怨让步了。保罗·塞尚来到巴黎。他在弗昂蒂纳街租了一间带家具的房间,在瑞士画院习画,与基约曼和毕沙罗交往,并继续和左拉保持着友谊。他靠着父亲每月寄给他的一百二十五法郎,艰难地维持着生活。他丝毫不能适应首都的嘈杂,初期作品也远不能使自己感到满意,他也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原因是:“虽具色彩画家的气质,却不幸滥用颜色。”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埃克斯,大为高兴的父亲在自己的银行中给他安排了一个职务,但保罗并未因此从事金融而牺牲画笔,仍然热情地画着。他在四大块壁板上作了滑稽的模仿画《四季》,来装饰热德布芳的厅室,并且在画上无礼地签上“安格尔”之名以作消遣.他画自画像,也为父亲作像。1862年11月,他再次回到巴黎。虽然经常与印象派画家来往,他却不欣赏他们。他接近的是莫奈、雷诺阿,可是他欣赏的却是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他此时的画颇为浪漫,并且厚颜地把它们称为“杂烩”。别人不喜欢他这种绘画,而且连他自己也不喜欢。事实上,他没有任何开心之事。不管到哪儿,都不感觉赏心悦目。他断绝了刚刚结下的友谊,离开曾经吸引了他的著名画家,不断地变换住地。由于厌烦,他离开巴黎,又由于好奇而重返该地。他退隐到埃克斯,但很快又离开那里。他是否遭到1866年官方沙龙的拒绝,不得而知。
总之,他忧郁地回到埃克斯,而在1867年底1868年初的冬天,再次前往巴黎当然是换了个新的地方。他在马奈、雷诺阿、斯特汶斯、左拉、克拉代尔、迪朗蒂等人聚会的著名的盖博瓦咖啡馆露了露面,但觉得很不舒服.他的作品《甜烈酒》或《那不勒斯的午后》在1861年沙龙落选。同一年,他遇见一位年轻的女模特玛丽·奥尔唐丝·富盖。
《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是为他夫人画的肖像。在这一作品中,塞尚完全不考虑西方传统肖像画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是用传统的以光影表现质感的方法来描绘的。而是采用色彩造型法达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与形体的结合。色彩与形体的表现便成了塞尚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质”。他的这种重在艺术形式的追求的创作倾向,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故被人称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
;塞尚怀念哪位好友
漫长却戛然而止的友谊——塞尚(Cézanne)与左拉(Zola)原创 甜小咖-Cynthia 甜柚法语 2020-03-28 11:041839年出生的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法国现代绘画之父与1840年出生的法国文豪爱弥尔·左拉(Emile Zola)因同上一所初中,而结下了“竹马竹马”的感情。法国文艺界对于他们之间的友谊,羡慕者有之,惋惜者更多,他们之间的友情跨越很长时间,却也结束地十分仓促。左拉一位是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文学(Naturalisme)的文学巨匠,其文学巨著体系(Les Rougon-Macquart)不仅是作者以科学的手段对文学进行探索的“实验报告”,更为后世研究法国第二帝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材料: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小酒馆》(Assommoir),《娜娜》(Nana)和《萌芽》(Germinal)等小说;塞尚一位是法国现代美术奠基者,被毕加索等大师尊称为“现代绘画之父”(Père de l’art moderne ),他少有的几次作品展都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先锋派画家(例如马蒂斯和毕加索等人),他“自然界所有物品皆可由圆柱、球体与椎体等三种结构组成”的艺术主张对20世纪的新美术影响颇深,可惜他的命运像大多数名画家一样,或者说他比他们稍微幸运一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终于获得了成功。他们初中同学,两人成为朋友的契机缘于塞尚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在校园里帮助了正在被欺负的左拉,第二天收到左拉一篮子苹果的谢礼(苹果后来经常出现在塞尚的画作中,甚至这样感叹过:瞧!塞尚的苹果,它们来自远方啊!(Tiens ! Les pommes de Cézanne, elles viennent de loin!)塞尚:苹果两位少年性格相合,趣味相投,从那时起就成为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后来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中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左拉高考选择了科学,报名两次失败两次,却最终成为文学巨匠;塞尚选择了文学并一次通过,尽管父亲逼他选择法律作为大学专业,但他最终却走上画画的道路。前者成名较早,后者成名非常晚,因此左拉不止一次劝好友弃画从文,但都被他拒绝了。左拉:《小酒馆》塞尚为了提高艺术疏离性,通常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创作,远离巴黎地区,因此他们之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经常见面,他们之间的友谊全靠密切往来的信件维系。这段友情持续了很长时间,虽然越到后期往来信件越少,但一直都是彼此十分重要的朋友,直到1887 年左拉的新作品《杰作》( L’ Œuvre)出版。左拉:《杰作》左拉在《杰作》中塑造了一个一生郁郁不得志的画家,小说以塞尚为原型“记录”了一个画家的失败与绝望,最终在自己失败的画作前自杀。这本以他为原型的小说深深伤害了塞尚,因为在塞尚自己看来,这些坚持的时光都是美好的,他没想过在自己最好的朋友眼中,自己的生活竟然如此一塌糊涂,更何况他为他“准备”的结局如此凄惨。他对此非常失望,毕生知己原来从来都不了解自己……这件事导致了两人间关系的决裂,公众也一直认为两人从此割袍断义,死生不见。塞尚:自画像的确,相对于左拉因《小酒馆》(Assommoir)出版(1867年)很早立足于文学领域,塞尚的成功就显得过于“姗姗来迟”,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l’Exposition Universelle de Paris )前一段时间,塞尚的创作技巧的画作才被多次提及,因此他在博览会上获得了小小的成功;1894年,在法国作家、艺术评论家迪雷(Duret)组织的画展上,塞尚的三幅画以600-800法郎的价格卖了出去,但同年在另一个画展上他的画作只卖到45-210法郎;到了1899年,在为阿尔弗雷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法国印象派创始人之一)的遗孀举办的慈善拍卖会上,塞尚的一幅画作卖出了2300法郎。(以上具体是哪些作品无从考究)。1899年,保罗·希涅克(Paul Signac)发表《从德拉克罗瓦到后印象主义》(D’Eugène Delacroix au néo-impressionnisme),书中详细分析了塞尚的艺术表达技巧和手法,此书被当时的新锐画家奉为新印象主义宣言,此后推崇塞尚的年轻画家也越来越多。无论怎样,左拉也算是见证了塞尚一生从寂寂无名到得到大众认可,虽然那时两人已经绝交多年。左拉从很久之前开始就不再能够理解好友对作画的执着,也无法欣赏他的画作。在1896发表在费加罗报纸的文章中,左拉还曾这样评价他:“对,30过去了,我其实对绘画有些不感兴趣了。我差不多和我的朋友在同一个摇篮中长大;我的兄弟,保罗·塞尚,人们竟只想探索这位伟大却失败的画家的天赋那一部分。”« Oui, trente années se sont passées, et je me suis un peu désintéressé de la peinture. J’avais grandi presque dans le même berceau avec mon ami ; mon frère, Paul Cézanne, dont on s’avise seulement de découvrir les parties géniales de grand peintre avorté. » (Article du Figaro de 1896)两人之间的悬殊已经存在太久,久到处于优越位置的左拉已经无法理解好友从小坚持到老的梦想。我想左拉应该是关心塞尚的,是希望他能不要这么执拗,能去寻找其他的出路,奈何塞尚过于执着,一条路就走到了终点。1902年,左拉死于煤气中毒(也有猜测这是一场政治谋杀),塞尚得知他的死讯悲痛不已,涕泪纵横,死亡为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画上了并不圆满的句号。1906年塞尚在户外写生时淋雨,因此染上肺炎,身亡。令人悲伤无奈的是,在他死后的作品回顾时,他才得到大众完完整整的承认,他的绘画理念——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深深地改变了20世纪对美术追求,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关于两人之间的关系,法国导演达妮埃尔·汤普森(DanièleThompson)亲自担任编剧,并在2016年把段令人唏嘘不已的“情感纠葛”搬上了荧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看这部名为《塞尚和我》(Cézanne Et Moi)的电影,豆瓣评分7.7,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