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门德尔松的家中,可谓是德国文化界的一些精英人物经常出入之地。门德尔松从小的生活环境,显然造成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崇拜。巴赫的音乐作品曾经沉寂了将近100年之久,这期间只有少数的音乐家意识到巴赫的重要性。在我们目前经常上演以及欣赏的巴赫的曲目中,器乐作品十分流行。然而繁忙的社会活动影响了门德尔松的创作。但门德尔松不太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表露无遗。
有关于门德尔松的介绍都有什么
门德尔松是19世纪前半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作曲家之一。作品数量惊人,有描绘苏格兰赫布里群岛风光的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山洞》,为纪念路德宗教改革200周年而作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末乐章中采用了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似交响诗般的《第三交响曲“苏格兰”》以及充满南国色彩而又富于活力的《第四交响曲“意大利”》、《意大利随想曲》,他首创的小型钢琴体裁的曲集《无词歌》(1830—1845),音乐极其抒情动人的《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44),管弦乐曲《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1828)、《美丽的梅露西娜》(1838),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艺术歌曲《乘着那歌声的翅膀》(为海涅诗谱曲,1834)等,以及歌剧、协奏曲、室内乐曲、宗教音乐、清唱剧、无伴奏合唱等。
门德尔松的音乐贡献
门德尔松的祖父是一个犹太哲学家.在18世纪时,他的祖父在 向整个德国传播柏拉图的哲学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门德尔松的母亲是一个很有素养的 音乐家,是她担任了门德尔松幼年的艺术教育。可以这样说,门德尔松幼年的艺术生活和 莫扎特十分相似,都是那样的富有天赋。他9岁即以钢琴家的身份公开演奏。在创作经历 上,11岁时已写下了50多部作品。17岁时写下“仲夏夜之梦”序曲。 ???? 当时门德尔松的家中,可谓是德国文化界的一些精英人物经常出入之地。包括歌德。门德尔松与歌德相交甚好。而歌德显然对门德尔松要比对舒伯特热情得多。 ???? 门德尔松从小的生活环境,显然造成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崇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也是在于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推广方面,这其中,为恢复巴赫的音乐地位所做的贡献是很突出了。巴赫的音乐作品曾经沉寂了将近100年之久,这期间只有少数的音乐家意识到巴赫的重要性。Bach,意即“小溪”。门德尔松的工作使大家认识到正如贝多芬所说的,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在我们目前经常上演以及欣赏的巴赫的曲目中,器乐作品十分流行。但是最能反映巴赫创作水平的是他的声乐作品。门德尔松致力于这一点。他举办了很多音乐会,向大家推广介绍这些音乐家,包括晚期巴洛克的亨德尔;古典主义时期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同样是他,将舒伯特尘封的C大调第9交响乐发掘出来。 ???? 门德尔松音乐生涯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他的音乐活动。1829年之后,他开始在欧洲巡回演出,并将旅行中的观感写入了作品之中。1835年,开始在莱比锡音乐厅做指挥,并担任普鲁士音乐总监。1843年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 然而繁忙的社会活动影响了门德尔松的创作。郎多米尔曾经说过,“门德尔松的创作迅速而轻松,在这一点上他可以和莫扎特相比。但他很少让自己的内心处于宁静之中;而这种宁静可以让他的大部分作品更有深度。” ???? 19世纪的欧洲是这样一个时代:失去民族独立的国家要求独立;在封建色彩浓厚的国家要求民主。德国正是后者。门德尔松所在的30年代是德国的民主运动高涨的时期。但是,门德尔松是一个在音乐史上少有的条件优厚的音乐家。他始终生活在上层社会,缺乏机会去接近下层社会。生活圈子的狭小限制了他的创作深度。同样是前面的朗多米尔说,“门德尔松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优越制造了创作上的不足。”但是,门德尔松创作的严谨态度,使得他毕竟有别于罗西尼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而创作的庸俗。 ???? 门德尔松的作品文笔非常优雅。他比较著名的作品有5部交响曲--其中第3第4分别标题为苏格兰和意大利,描写他欧洲旅行的观感;管弦乐有仲夏夜之梦,芬加尔山洞;8辑无词歌和两部钢琴协奏曲。 ???? 他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强烈感受和抒情。但门德尔松不太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表露无遗。他会在一定的幅度内表现情感,很有分寸;而不象舒曼那样夸张扩大。他从不采用不拘泥于音乐作品的结构传统的自由创作。这就是为什么门德尔松的作品会引起英国人的强烈喜爱。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一切可取悦英国人的美学品位----明朗清新,井井有条,优雅大方,庄严华贵。这些特点都体现在了e小调协奏曲中。?
1874年是什么音乐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1874年即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音乐家有:贝多芬、帕格尼尼、门德尔松、舒伯特、李斯特、肖邦等。这一时期的音乐代表作品有:《降E大调夜曲》,《第六交响曲》,《蓝色多瑙河》等。
雅各勃·门德尔松创作时有什么时代背景
19世纪初期的德国,是封建阶级没落资产阶级崛起的时期,这一时期民主力量的日益活跃及其对封建腐朽统治的反感,表现在音乐文化领域,即是进步的音乐家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同时代的封建贵族以及落后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及艺术风尚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并与之进行了坚决有力的斗争。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德国音乐史上最灿烂辉煌、成果最丰硕的时期之一,在古典主义结束和浪漫主义产生的链接点上,便诞生了雅各勃·门德尔松这样一个与当时音乐家不同的“特殊”人物。
西方音乐发展各个时期的音乐家有哪些
一. 早期 (1000-1600) 二. 巴洛克时期(1600-1750) 维瓦尔弟 (1678-1757) Italy 亨德尔 (1685-1759) Germany/England 巴赫 (1685-1750) Germany 三. 古典时期 (1750-1830) 巴赫 (1714-1788) Germany 海顿 (1732-1809) Austria 莫扎特 (1756-1791) Austria贝多芬 (1770-1827) Austria 罗西尼 (1792-1868) Italy 舒伯特 (1797-1828) Austria 四. 早/中期浪漫派 (1830-1850) 格林卡 (1804-1857) Russia 柏辽兹 (1803-1869) France 门德尔松 (1809-1847) Germany肖邦 (1810-1849) Polish 舒曼 (1810-1856) Germany 李斯特 (1811-1886) Hungary 奥芬巴赫 (1819-1880) Germany/France 五. 后期浪漫派 (1850-1930) 威尔弟 (1813-1901) Italy 斯美塔那 (1824-1884) Czech Republic小约翰.施特劳斯 (1825-1899) Austria勃拉姆斯 (1833-1897) Germany 鲍罗丁 (1833-1887) Russia 穆索尔斯基 (1839-1881) Russia 里姆斯基-柯萨可夫 (1844-1908) Russia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 Russia 格里格 (1843-1907) Norway 埃尔加 (1857-1934) England 普契尼 (1858-1924) Italy 马勒 (1860-1911) Germany 德彪西 (1862-1918) France 理查施特劳斯 (1864-1949) Germany 西贝柳斯 (1865-1957) Finland 拉赫马尼诺夫 (1873-1943) Russia 拉威尔 (1875-1937) France斯特拉文斯基 (1882-1971) Russia/France 普罗柯菲耶夫 (1891-1953) Russia 格什温 (1897-1937) USA 柯普兰 (1900-1990) USA 肖斯塔柯维奇 (1906-1975) Russia 斯托克豪森 (1928) Germany
浪漫主义时期有那些著名音乐家
主要音乐家及钢琴作品:
1、威伯(1786-1826):德国,以歌剧和钢琴作品闻名,《邀舞》。
2、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艺术歌曲之王”,《流浪者幻想曲》、《即兴曲》、《音乐瞬间》。
浪漫主义音乐_百度百科
海顿属于什么时期的作曲家门德尔松属于什么时期的作曲家格林卡,西贝柳斯属于什么时期的作曲家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十八世纪欧洲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是世人公认的“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奠基人”,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米哈伊尔·格林卡(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奠基人,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让·西贝柳斯(1865~1957),是芬兰著名音乐家,古典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注:民族乐派是欧洲音乐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部分
指挥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我们现在在音乐会上所看到的指挥棒,是门德尔松于1829年所发明的产物。现在广为大众所熟悉的指挥棒,在当时并不普及,在这之前指挥所用的指挥棒,大多都是用菩提树枝或短木棍来代替。门德尔松为了一场音乐会便特别到皮革店订制了一支,它不像木棍那么重,由鲸鱼骨外面包着白色鞣皮所制成,这也就是今天大家能看到的最早真正意义上的指挥棒。现在指挥棒的材料选用质地轻而韧的木头或竹子。棒的前端尖细,后端略粗,周围平滑光洁。为了便于在挥动时握住不滑脱,还可以在棒的后端加上一个更粗大的木套。指挥棒的重心应当在执棒时食指接触之处。为了让演奏员在快速挥动时也能看得清楚,棍子应当用白色或接近白的淡色。指挥棒的长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也可根据各人的身材、臂长和指挥习惯略长些或略短些,但过长会影响指挥动作的灵便,过短亦会削弱表现力。
指挥掌握指挥棒的目的,是利用它作为手的延伸,作为表达音乐“意图”的工具。棍子的不同部位能表达不同的效果,指挥可以用它轻敲、重压,可以做出挑、砍、刺、拖的动作,可像提琴弓子似地拉,也可像马鞭似地挥舞,变幻无穷。总之,一个指挥者应根据乐曲内容使用指挥棒赋予作品生命,让所有的音乐激情通过指挥棒尖融进每个音符里。执棒的练习: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作放松的执棍状,空打四拍子的节拍;再轻轻拿起指挥棒,同样打四拍子的节拍,用棍子中部打拍子,然后再试着用拇指和食指两个手指轻握棍子,以棍子中部打两拍子的节拍,以后再练习各种拍子打法,直至熟练。有的指挥喜欢不用指挥棒而徒手指挥,或者在某些乐曲、某些乐章中徒手指挥,这也有它的好处:肌肉可以放松,使指挥久而不乏,而且动作细腻,灵便准确,使左右手得到均匀的分工。当然,徒手指挥有时也不免会显出不足之处,如在强烈而需要大幅度的动作时,在表现快速、轻巧、跳跃的音乐时,借助指挥棒显然就要方便多了。这里要提醒一下:在徒手指挥时,注意动作不要太沉,不要五指撒开,手腕也不要太软以免拍点不清楚。
门德尔松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门德尔松诞生在一个相当优越、富足的家庭。正如Felix在德文中的意思一样,“幸运”、“幸福”笼罩在他那非凡的头顶上。良好的家族底蕴——祖父摩西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人称“犹太苏格拉底”;父亲是一位银行巨人,德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母亲是一位大珠宝商的女儿,多才多艺,是门德尔松的启蒙教师——使门德尔松从小就接受了系统正规的全面教育,而父亲在自己花园中建造了可容纳几百人的音乐厅,对他的成长及其在音乐上取得的成就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由于富足的家庭背景及门德尔松家族在当地的巨大影响,门德尔松从小就接受了第一流专家的教育和指导,从5岁起就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历史、文学、算术、钢琴、作曲、和声、对位等,此外,他还接受了贵族式的教育,学习了社交礼仪、骑马、游泳、击剑、舞蹈等。这为他以后在音乐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父亲组织的沙龙上,门德尔松谛听了专业管弦乐队与合唱团的演奏与演唱,并结识了黑格尔、海涅、史文德、韦伯、采尔特、莫合列斯等社会名流。在高雅、文明的熏陶下,门德尔松养成了性情谦和的性格,品质高尚,温文尔雅,内心明朗、和平、安静。
门德尔松从小就表现出了出众的艺术才华,9岁即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时进行音乐创作,到11岁就写出了大合唱、喜剧歌、风琴曲、钢琴奏鸣曲、钢琴三重奏、小提琴鸣曲、歌曲及其他大量作品。
1821年11月,柏林声乐学院院长采尔特将门德尔松介绍给了德国文学巨匠歌德。门德尔松以其高雅的气质和出众的才华博得了歌德的好感。与歌德的忘年之交使他受益很深。歌德博大深邃的思想,明睿丰富的智慧,勇于进取的精神和崇尚古典美的高雅趣味对门德尔松艺术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1823年2月3日,在门德尔松的15岁生日宴会上,采尔特激动地高声宣布:“从今天起,亲爱的孩子,你已不再是一个学徒,而是我的同事,是音乐大家族中独立的一员了。我以海顿、莫扎特和音乐之父巴赫的名义,授予你同事的称号。”这对门德尔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评价,同时也是无尚的荣誉。
1829年,年轻的门德尔松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旅行演出,他走遍了欧洲许多文化圣地及历史名城。演出期间的见闻与旅行又激发起了他的创作灵感,构思并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音乐作品,而这期间他又结识了他温柔、娴静、纯洁、美丽的妻子。美满的婚姻使他以极大的热情和动力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繁重的工作,频繁的社会活动使他患上了疾病,而胞姐芳妮的突然离去又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公元1847年11月4日,不满39岁的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便英年早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