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约看来,这个俄罗斯飞地也已成为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尽管加里宁格勒没有与俄罗斯接壤,但这是强大的俄罗斯部队的存在和俄罗斯阻止北约的王牌。此外,还有一枚9M729型陆基巡航导弹,射程为1500公里,足以覆盖整个西欧。因此加里宁格勒也被北约视为俄罗斯插在欧洲心脏的一把利刃。北约一定会将此视为俄罗斯大势已去,因此可能会对俄本土进行攻击或分割。
俄罗斯插在北约的一把利剑,加里宁格勒究竟有何战略意义
加里宁格勒对于俄罗斯是很重要要的地方,可以监测到整个西欧。
加里宁格勒的战略性如何?在北约军事专家眼中,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插入北约核心地区的一把利剑。波罗的海沿岸一直是北约军事部署的关键地区,北约最大的军事演习通常在波罗的海进行。尽管据说它不针对任何国家,但俄罗斯和世界其他地区早就知道了。特别是在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之后,北约国家大惊小怪,进一步加强了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军事存在,美国甚至在这里部署了王牌B-52战略轰炸机。
在这种情况下,加里宁格勒显得尤为重要。在北约看来,这个俄罗斯飞地也已成为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根据数据,加里宁格勒位于波罗的海的德国附近,面积为15100平方公里,最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拥有的。它被视为欧洲的核心腹地。它距德国首都柏林仅600公里,距哥本哈根和斯德哥尔摩600公里,距波兰首都华沙400公里,仅在波兰部署了300多个美国导弹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同盟国发布的《波茨坦条约》,加里宁格勒被包括在苏联领土内,随后被俄罗斯继承。尽管加里宁格勒没有与俄罗斯接壤,但这是强大的俄罗斯部队的存在和俄罗斯阻止北约的王牌。在加里宁格勒,俄罗斯不仅在这里部署了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还在这里建立了著名的俄罗斯航空航天局第72空军基地,在那里部署了大量俄罗斯先进战斗机和第152卫队导弹旅。第152卫队导弹旅装备了著名的伊斯坎德尔导弹M导弹,射程700公里,可以直接威胁德国首都柏林。此外,还有一枚9M729型陆基巡航导弹,射程为1500公里,足以覆盖整个西欧。
俄罗斯不惜使用核弹保卫的加里宁格勒,弹丸之地为何如此重要
加里宁格勒州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这块俄罗斯的飞地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大概主要是体现在军事上。这块飞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首先,这里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母港。作为俄国在波罗的海上唯一的不冻港,俄罗斯于2013年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具有核打击能力的短程伊斯坎德(Iskander)导弹,从这里可以用中心开花的方式突破北约部署在欧洲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也就是说,如果爆发核战争,几分钟就可以从这里将核导弹丢到欧洲北约国家的领土上了。
西方的军事评论家普遍认为,加里宁格勒的战略作用体现于,比如,以加里宁格勒州作为军事前进基地,在需要与北约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立即进攻其他曾经的前苏联加盟国(例如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可以“核威胁”位于波罗的海的北约成员国;必要时可以威胁正在积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的北约前哨波兰。因此加里宁格勒也被北约视为俄罗斯插在欧洲心脏的一把利刃。
如果俄罗斯丢失了此地,等于是把俄罗斯按在地上踩,俄罗斯岂会让这个事情发生?俄罗斯曾说过,俄罗斯虽然领土广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何况加里宁格勒处在特殊的位置和有利可图的境地。
其次,如果俄罗斯丢失了此地,就是等于俄罗斯失去了插在欧洲心脏的利刃,失去了威慑北约的强力手段之一。北约一定会将此视为俄罗斯大势已去,因此可能会对俄本土进行攻击或分割。
还有就是,若俄罗斯丢失了此地,等于丢失了一个天然不冻的良港,俄罗斯将失去进出欧洲腹地的水路通道,对商业和军事都产生巨大的不良后果。
现有格局显示,加里宁格勒在二战前是德国领土,二战后划给苏联,被俄罗斯继承。加里宁格勒位于波罗的海靠近德国的位置,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它离许多欧洲国家都近,比如距离柏林只有600公里,距离波兰首都华沙400公里,距离美国在波兰部署的贝斯基德导弹基地只有300多公里。俄罗斯深知加里宁格勒可以牵制欧洲,所以在此重兵部署的,也是为了震慑北约,让北约不敢轻举妄动。
俄罗斯目前的军事实力
实力在这: 兵力 现役部队的编制人数为120万人,实有约100.41万人(含20万名国防部人员及其直属部队) 战略火箭军 约10万人,编有5个火箭集团军。 洲际导弹:776枚,其中SS-18(PC-20)型180枚、SS-19(PC-18)型160枚、SS-24(PC-22)型46枚、SS-25(PC-12M)型370枚、SS-27(白杨-M2)型20枚。 反弹道导弹:100枚,其中SH-11型36枚、SH-08型64枚。 此外,还有C-400型地空导弹,数量不详。 陆军 约34.8万人。 编有7个军区(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和乌拉尔军区将合并),1个战役战略集群,6个集团军司令部,3个军司令部,42个师(坦克师5个、摩步师21个、空降师4个、机枪炮兵师7个、炮兵师5个),7个地区训练中心,18个独立炮兵旅,12个独立旅(摩步旅9个,空降旅3个),7个特种部队旅,15个战役战术导弹旅,5个反坦克旅,3个坦克团,19个地空导弹旅,20个直升机团(9个战斗直升机团、6个空降突击运输直升机团、5个直升机训练团),以及其他部队。 主战坦克:5375辆,其中T-90型2辆、T-80/V/VD/UM型3058辆、T-72UM型1909辆、T-64A/-B型194辆、T-62型91辆、T-55型22辆)另外在俄罗斯还储存坦克8900辆。 步兵战车:9452辆。 装甲输送车:3234辆。 牵引火炮:2238门,其中122毫米1067门,130毫米1门,152毫米1170门,203毫米若干门。 自行火炮:2358门,其中122毫米474门、152毫米1854门、203毫米30门。 曲射直射两用炮:120毫米358门。 火箭炮:904门,其中122毫米364门、220毫米428门、300毫米106门。 迫击炮:301门,其中120毫米273门、240毫米28门。 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SS-21型200部。 反坦克导弹:AT-2、AT-3、AT-4、AT-5、AT-6、AT-7、AT-8、AT-9、AT-10型若干具。 反坦克火箭筒:P∏ -18、P∏ -7-16/-22/-26、PHI’-27/-29型若干具。 反坦克炮:57、76、85、100毫米若干门。 高射炮:23、30、37、57、85、100、130毫米若干具。 地空导弹发射架:SA-4型500部、SA-6型400部、SA-8型400部、SA-9型200部、SA-11型250部、SA-12A/B型100部、SA-13型350部、SA-15型100部、SA-19、SA-7、SA-14、SA-16、SA-18型若干部。 各型直升机:约2108架,其中米-24型战斗直升机737架、卡-50型8架,运输直升机1060架,侦察直升机140架。 空军 约18.46万人 编有远程航空兵指挥部(空军第37集团军)、战术航空兵、军事运输航空指挥部(空军第61集团军)和空军航空训练学校。 远程航空兵指挥部(空军第37集集团军)编2个师。 装备战略轰炸机:83架,其中图-95型68架,图-160型15架。 轰炸机:图-22M-2/3型158架。 侦察机:40架,其中图-22M-2/-3型10架、图-134型30架。 加油机:伊尔-78型20架。 战术航空兵装备轰炸机和强击机:575架,其中苏-24型轰炸机350架、苏-25型强击机225架。 歼击机:880架,其中米格-29型260架、苏-27型340架、米格-31型280架。 侦察机:135架,其中米格-25型15架、苏-24型120架。 预警与控制飞机:16架。 电子战直升机:60架。 教练机:155架。 空空导弹:AA-8、AA-10、AA-11型若干枚。 空地导弹:AS-4、AS-7、AS-10、AS-11、AS-12、AS-13、AS-15、AS-17、AS-18型若干枚。 地空导弹发射架:SA-2型50部、SA-5型200部,SA-10/S-300型1900部。 军事运输航空兵指挥部(空军第61集团军)编2个师,装备伊尔-76M/MD、安-12、安-22、安-124型运输机约280架。 空军航空训练学校5所,装备教练机约1150架。 海军 17.15万人(含海军航空兵、海军步兵及海岸防御部队)。编有4个舰队。 海军战略核力量 约1.3万人,装备战略导弹核潜艇19艘,携载弹道导弹324枚,其中: “台风”级3艘,携载弹道导弹60枚;134级7艘,携载弹道导弹112枚;D3级7艘,携载弹道导弹112枚;D1级2艘,携载弹道导弹40枚。 攻击潜艇:43艘,其中“奥斯卡”级8艘、“阿库拉”级8艘、“赛拉”级3艘、Y级1艘、V3级7艘、“基洛”级12艘、T级3艘、F级1艘。 其他潜艇5艘。 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级1艘。 巡洋舰:7艘,其中“基洛夫”级2艘、“光荣”级3艘、“卡拉”级1艘、“肯达”级1艘。 驱逐舰:17艘,其中“现代级”7艘、“卡辛”级2艘、“勇敢”级8艘。 护卫舰:10艘,其中“克里瓦克”2级2艘、“克里瓦克”1级7艘、“无畏”级1艘。 巡逻艇:39艘。 导弹快艇:54艘,其中“塔兰图尔”级29艘、“纳努契卡”级20艘、“迪嗄什”级2艘、“玛特卡”级3艘。 鱼雷艇:6艘。 水雷战舰艇:72艘。 登陆舰艇:25艘。 支援辅助舰船:436艘。 海军航空兵 约3.5万人,编有1个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和4个舰队航空兵。 装备轰炸机:图-22M型45架。 歼击轰炸机:114架,其中苏-24型52架、苏-25型10架、苏-27型52架。 反潜飞机:40架,其中图-142型10架、伊尔-38型26架、贝-12型4架。 反潜直升机45架。 侦察/电子战飞机:26架,其中安-12型18架,米-8型直升机8架。 运输直升机:27架,其中卡-29型12架、米-24型15架。 运输机:37架。空地导弹AS-4、AS-7、AS-10、AS-11、AS-12、AS-13、AS-14若干枚。 海军步兵 约7500人,编有1个独立师(2500人)、2个独立旅、3个舰队特种部队旅。装备T-55、T-72、T-80型坦克130辆,BP腗-2型装甲侦察车60辆,装甲输送车750辆,各型火炮321门,反坦克导弹发射架72部,反坦克炮若干门,23毫米自行高炮60门,防空导弹发射架250具。 海岸防御部队 约5000人,编有1个岸防师、1个岸防旅、1个炮兵团、2个地空导弹团。装备T-64型主战坦克350辆、装甲战车450辆、装甲输送车280辆、各型火炮364门。 预备役部队 近5年服过现役者240万人。 准军事部队 约42.3万人。 其中边防军14万人。装备装甲车和步兵战车1000辆、火炮90门、各型飞机约70架、各型直升机约200架、各型巡逻舰船约237艘;内卫部队约14万人(装备装甲车和步战车1700辆、火炮65门、直升机4架);联邦警卫部队约2.5万人;联邦保密部队约4000人;联邦安全部队约1万人;联邦通信和情报信息部队约5.4万人;铁道兵约5万人。 部署 俄罗斯武装力量划分为1个战役战略集群、7个军区和4个舰队。 加里宁格勒战役战力集群 归波罗的海舰队指挥,由地面部队、海军步兵和海岸防御部队组成。地面部队约1.27万人,下辖2个摩步师、1个坦克旅、1个战役战术导弹旅、1个地空导弹团、1个独立摩步旅、1个战斗直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816辆、步兵战车850辆、各型火炮345门、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18部、战斗直升机20架。海军步兵1个团(1100人),装备主战坦克26辆、步兵战车220辆、火炮30门。海岸防御部队编有1个炮兵团,装备火炮133门;1个岸对舰导弹团,装备舰对岸导弹发射架8部。航空兵1个团(属波罗的海舰队),装备苏-27型飞机28架,地空导弹发射架50部。 列宁格勒军区 司令部驻圣彼得堡。地面部队3.81万人,下辖1个空降师、2个独立摩步旅、2个炮兵旅/团、1个战役战术导弹旅、1个特种作战旅、4个地空导弹旅、1个反坦克团、1个火箭炮团、1个攻击运输直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333辆、装甲战车500辆、火炮940门、“飞毛腿”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18部、战斗直升机25架。海军步兵1个团(1300人),装备主战坦克74辆、步兵战车230辆、火炮45门。海岸防御部队1个团,装备装甲输送车360辆、火炮134门。地空导弹团1个。空军部队下辖1个空军集团军(空军第6集团军),装备392架作战飞机。编有2个防空军;1个轰炸师(装备苏-24轰炸机66架)、1个侦察团(装备米格-25型机26架、苏-24型机20架),1个歼击机师(装备苏-27型机35架、米格-29型机60架),1个电子战直升机大队(装备米-8直升机20架),7个防空航空兵团,装备米格-31型机95架、苏-27型机90架,地空导弹发射架525部。 莫斯科军区 司令部驻莫斯科。地面部队9.59万人,编1个集团军司令部、1个军司令部、2个坦克师、2个摩步师、2个空降师、1个炮兵师、5个炮兵旅/团、3个战役战术导弹旅、1个独立摩步旅、1个特种部队、4个地空导旅、2个运输直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2000辆、装甲战车2200辆、火炮1800门、“飞毛腿”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48部、战斗直升机120架。空军部队编有2个防空航空兵师,装备米格-25/-29/-31型机、苏-24/-25/-27型机共550架,2个电子战直升机大队,装备米-8直升机46架,地空导弹发射架850部。 伏尔加河沿岸军区 司令部驻萨马拉(即将与乌拉尔军区合并)。地面部队3.26万人,下辖1个摩步师、1个空降旅、1个炮兵团、1个战役战术导弹旅、1个地空导弹旅、1个战斗直升机团、1个战斗直升机训练团,装备主战坦克730辆、装甲战车1000辆、火炮650门、SS-21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18部、战斗直升机33架。空军部队编有:1个攻击机训练团,装备米格-29型机48架、苏-25型机21架;3个 防空航空兵训练团,装备米格-23型机118架、苏-27型机39架、米格-31型机8架;1所航空学校,装备教练机383架。 北高加索军区 司令部驻罗斯托夫。地面部队8.25万人,编有1个集团军司令部、1个军司令部、2个摩步师、1个空降师、3个摩步旅、1个空降旅、1个特种作战旅、1个炮兵旅、1个战役战术导弹旅、4个地空导弹旅、1个反坦克团、2个战斗直升机团、1个运输直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600辆、装甲战车1900辆、火炮750门、“飞毛腿”型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18部、战斗直升机60架。海军步兵1个团约1400人(属于黑海舰队),装备装甲战车59辆、火炮14门。空军部队编有空军第4集团军,装备作战飞机459架,1个轰炸师(装备苏-24型机112架),1个侦察团(装备苏-24型机50架),1个歼击轰炸机师(装备苏-25型98架、苏-22型机35架),4个防空航空兵团(装备米格-29型机105架、苏-27型机59架),1个电子战直升机大队(装备米-8直升机47架),地空导弹发射架125部。 乌拉尔军区 司令部驻叶卡捷琳堡。地面部队编1个坦克师、1个摩步师、1个特种部队旅、2个炮兵旅/团、1个战役战术导弹旅、装备主战坦克1300辆、装甲战车1600辆、火炮900门、“飞毛腿”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18部,地空导弹发射架600部。 西伯利亚军区 司令部驻赤塔。地面部队编2个军司令部、3个坦克师、2个摩步师、1个炮兵师、2个机枪炮兵师、3个摩步旅、10个炮兵旅/团、2个战役战术导弹旅、2个地空导弹旅、2个特种作战旅、4个反坦克团、1个战斗直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4468辆、装甲战车6000辆、火炮4300门、“飞毛腿”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36部、战斗直升机35架。空军部队装备苏-24/25型机315架、苏-27/米格-29型机100架、苏-24型侦察机100架。 远东军区 司令部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地面部队编2个集团军司令部、2个军司令部、10个摩步师、2个机枪炮兵师、1个炮兵师、9个炮兵旅/团、1个摩步旅、3个战役战术导弹旅、5个地空导弹旅、1个特种作战旅、1个反坦克旅、2个战斗直升机团、2个运输直升机团,装备主战坦克3900辆、装甲战车6400辆、火炮3000门、踢-21型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54部,战斗直升机85架。海军步兵1个师(2500人),属于太平洋舰队。海岸防御部队1个师。空军部队见西伯利亚军区。 北方舰队 司令部驻北莫尔斯克。装备潜艇37艘(其中战略潜艇14艘、攻击潜艇23艘),主要水面作战舰艇12艘,其他水面作战舰艇26艘。海军航空兵装备作战飞机75架、战斗直升机30架。 波罗的海舰队 司令部驻加里宁格勒。装备攻击潜艇2艘,主要水面作战舰艇6艘,其他水面作战舰艇约26艘。海军航空装备作战飞机邱架、战斗直升机41架。 黑海舰队 司令部驻塞瓦斯托波尔。装备攻击潜艇12艘,主要水面作战舰艇7艘,其他水面作战舰艇约15艘。海军航空兵装备作战飞机30架、战斗直升机13架。 里海分舰队 司令部驻阿斯特拉罕,装备各型舰艇约36艘。 太平洋舰队 司令部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装备潜艇16艘(其中战略潜艇5艘,攻击潜艇11艘),主要水面作战舰艇10艘,其他水面作战舰艇约30艘。海军航空兵装备作战飞机71架、战斗直升机23架。 军衔 分7等20级:俄罗斯联邦元帅,将官4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3级仕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2级(高级准尉、准尉),军士4级(大土、上士、中士、下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驻外兵力 约2.215万人。驻亚美尼亚地面部队3100人,1个军事基地,装备主战坦克74辆、装甲车17辆、步兵战车148辆、火炮84门,空军部队为1个大队,装备米格-29型机14架、1个S-300地空导弹营。驻格鲁吉亚地面部队51100人,3个军事基地,装备主战坦克140辆、装甲战车500辆、火炮173门、战斗直升机5架,另有118辆装甲战车和一些火炮部署在阿布哈兹,空军部队装备地空导弹发射架60部、飞机35架。驻摩尔多瓦地面部队2600人,编1个作战集群,装备主战坦克117辆、装甲战车133辆、火炮128门。驻塔吉克斯坦地面部队8200人,编1个摩步师,装备主战坦克190辆、装甲战车303辆、火炮180门。驻乌克兰1个海军步兵团(1500人),装备装甲战车212辆、火炮31门。驻非洲100人。驻古巴800余人。驻叙利亚1刀人。驻越南700人。参加维和行动:驻波黑1300人,2个空降营;驻格鲁吉亚/阿布哈兹约1500人,1个空降团;驻格鲁吉亚/南奥塞梯500人,1个摩步营;驻摩尔多瓦/德涅斯特500人,1个摩步营;驻南斯拉夫约3600人。
北约觊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已久,为何至今还是徒劳无功
首先,加里宁格勒的军事设施密度在东欧当属第一,长年有两个旅的部队驻扎,另外还有确切消息表明,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永久部署了数套“伊斯坎德尔-M”近程战术弹道导弹,以及“S-400”防空系统,要知道“伊斯坎德尔-M”近程战术弹道导弹是可以携带核弹头的,而且据俄军所说,世界上没有可以拦截该弹道导弹的方法存在,就是下图的那个家伙。再者,据外媒报道,俄罗斯在波罗的海部署了数艘潜艇,可以随时对北约各国发起致命打击。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不复当日辉煌但也是余威尚在,谁不怕第一天吃下了加里宁格勒第二天就有数百枚核弹头砸在自己家头上?不错,如果拿下了加里宁格勒,绝对是有益于北约的,但是北约哪个成员国会拼着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为北约做贡献呢?北约是个军事联盟,但北约也就只是个军事联盟了,各国都有各国的小算盘,没人会出这个头的。
加里宁格勒虽然是德国的发源地,但是当地早就已经完成了俄罗斯化,当地人大部分都是俄罗斯人,说的俄语,就连建筑大部分都变成了鲜明的俄罗斯风格,如下图。总体来说,如今的加里宁格勒还是心向俄罗斯的,并没有因为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就与俄罗斯离心离德。
北约也并非没有对加里宁格勒使用类似当年“和平演变” 之类的政策,但是请看看苏联解体后,苏联人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看看乌克兰、高加索三国的样子,加里宁格勒的人民就能知道他们日后是什么样子了,民众们也并不傻,他们心里也都有一杆秤。
俄国七年战争指什么
七年战争(Seven Years’War)1756~1763年间,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英国与法国,以及普鲁士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和俄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欧洲、北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于18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参战国家众多,温斯顿·丘吉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加里宁格勒州的国家军事
加里宁格勒州曾经是俄罗斯联邦军事化最重的地区,其军事设施及密度亦是全欧洲最多最高的。前苏联波罗的海军区总部曾经设在此地。加里宁格勒二战后还作为总部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克,顿斯科耶和加里宁格勒契卡洛提供空军基地及海军空军基地。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8年11月在俄罗斯议会发表国情咨文时表示可能会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他声称这是为了应对美国可能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鉴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9月17日宣布放弃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俄罗斯亦准备采取回应,暂时没有打算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Iskander)导弹。
堪称是”插入欧洲的钢钉“,俄国当年到底是如何得到加里宁格勒的
加里宁格勒是苏联在二战时用真枪实弹硬打下来的,苏德两军围绕加里宁格勒,当时还叫科尼斯堡,激烈战斗3昼夜,苏联伤亡了近7万士兵,硬是把科尼斯堡打了下来。德国投降后,东部领土被瓜分,加里宁格勒正式成为苏联领土,现在被俄罗斯继承。
01.科尼斯堡从19世纪末并入德意志王国。
德国曾经的疆土,要比现在的大。它的前身德意志王国,曾经在东部还有广袤的领土,即东普鲁士。在19世纪80年代,德意志王国吞并属于普鲁士王国的科尼斯堡。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将部分波兰领土并入了东普鲁士,进一步扩大了东普鲁士的面积。而科尼斯堡即东普鲁士的政治中心,是东普鲁士的心脏所在,也是苏联对德国作战的重要地点。
02.从科尼斯堡到加里宁格勒,惨烈的加里宁格勒战役
科尼斯堡是一座“钢铁堡垒”,但是苏联想进攻柏林,就必须吃下科尼斯堡这块硬骨头。当时科尼斯堡的守将奥托·拉施已经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苏联围困4个月有余。但是他还是给科尼斯堡搞了三道防线,还建起了地下兵工厂。并且动员了绝大部分德国居民,总兵力达到13万,火炮与坦克上百辆,迫击炮3000余台。
苏军的力量总体要高于德军,虽然人数与德军相上下,但是苏联有400多辆坦克和两到三个集团军的航空兵,对科尼斯堡进行海陆空三方面的进攻。科尼斯堡的守军在激烈战斗三昼夜后被迫投降,德军战死4万人,被俘9万人,损失迫击炮两千多台,坦克也几乎全部废掉。苏联以巨大的代价获得了加里宁格勒战役的胜利。
03.波茨坦宣言,科尼斯堡成为苏联领土,在全面“苏联化”中被改名
二战后,根据苏美英的波茨坦协议,苏联得到了科尼斯堡及东普鲁士的北部。为了尽快巩固对这片领土的统治,苏联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其“去德国化”。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把这些新得到的城市改名,改成苏联式的名字。
但是城市太多,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太多名字,苏联人民就发挥把领导人名字命名城市的传统,用刚逝世的加里宁同志的名字来命名这片领土,即加里宁格勒州,而首府科尼斯堡自然改成加里宁格勒堡。之前看到加里宁格勒,还以为是用列宁的某个名字命名的。其实加里宁是苏联的“好爷爷”,大力发展苏联的教育事业,将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04.苏联解体,立陶宛独立,加里宁格勒成为飞地。
德国曾有机会要回加里宁格勒的,毕竟这么个地方被苏联占着,就成了苏联进攻西欧的哨站。但是在两德统一的问题上,为了换取苏联的支持,德国只好放弃了这座城市。但是谁想到苏联嘎嘣一下解体,立陶宛又刷一下独立,将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隔开,加里宁格勒就这样成了一块孤零零的飞地,伫立在欧洲的土地上,天天膈应着中西欧诸国。
加里宁格勒是德国的“龙兴之地”,为何会成为俄罗斯的领土
加里宁格勒原本是德国的领土,二战后期,苏联占领了这个地方,并向盟国提出将这个地方划为苏联领土。加里宁格勒州,现在是俄罗斯最小的州,面积只有1.5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不到100万。其位于波罗的海沿岸,与立陶宛,波兰接壤,与俄罗斯本土相隔500里,是块十足的飞地。俄国在加里宁格勒的所为,其实和其在远东的所为,完全一样。
那就是地留下,人清空。这也是俄罗斯经常用的方法,举国搬迁,在征服克里米亚的时候也是这样,将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人迁移到中亚,西伯利亚,使得克里米亚现在90%都是俄罗斯人,才这么稳固。加里宁格勒,曾是条顿骑士团的首府,曾是普鲁士公国的首府,但正是普鲁士这个名词,让当时的苏美英三国深为忌惮。
加里宁格勒曾是德国领土,为何在俄罗斯却从来不闹独立。关于柯尼斯堡的争论,从1946年被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开始就从未停止,德国一直希望能收回故土。直到1990年,德国为换取东欧对两德统一的支持,正式放弃了对这片土地的领土诉求。到2010年,加里宁格勒的俄罗斯族人口占87.4%,德意志族则只占0.4%。
所以,这个地区从文化、民族等方面看,已经和德国没有任何关系了。加里宁格勒战略地位重要,俄罗斯高度重视、牢牢掌控。因此,这才是加里宁格勒一直保持稳定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民族都换了,俄罗斯人自然不会离开俄罗斯,当然不会闹独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