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她还代表中国参加了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以及400米个人混合泳,夺得了两枚金牌。2019年七月,她在韩国光州举行的游泳世锦赛中,获得了银牌。而在当年的7月,徐国义却去世了。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的比赛中,前奥运冠军叶诗文以预赛第二的身份顺利晋级。叶诗文此前无缘中国游泳队奥运阵容,这对叶诗文也是一个较大的打击。此番来到全运赛场,叶诗文报名参加了3项比赛。在率先结束的女子42
叶诗文:天才少女“陨落”7年后,暂别清华,重返赛场
东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中国与美国金牌只有一枚之差,夺下第二名,成绩相当不错。
这一次的东奥赛场之上,很多运动员的高光时刻被网友们铭记。
为中国夺下第1金的“女子十米气步枪”杨倩、第33金的“女子平衡木”管晨辰、第34金的“女子10米跳台”全红禅…
一个个年轻的面孔,一个个朝气蓬勃的模样,她们虽然年龄小,却拥有着强大的个人信念和意志。
我对 体育 赛事上的运动员,始终充满敬佩。
回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那个夏天,在鸟巢,整个中国都在沸腾。
主场内一阵又一阵排山倒海的欢呼声,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伴随着国旗一起冉冉升起。
每一个参赛的运动员,他们接受着万众瞩目的目光和掌声,但背后却一次次挑战自我和突破极限。
在那一日复一日的高强度体能训练下,才有了这么多辉煌时刻,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奥运冠军“天才少女”叶诗文,两次登上最高领奖台后,陷入了长达七年的职业生涯低谷,她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深思。
1996年,叶诗文6.59分出生在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
当时电视里面正好放着新闻联播,叶诗文的父亲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预料到这孩子的一生不会平凡。
她的父母工作很忙,叶诗文出生9个多月就被送去了杭州市郊的外婆家照看。
2002年,上着大班的她,比其它同龄人高许多,身体更加协调。
于是大班的老师把她推荐给自己孩子的游泳教练。
叶诗文很喜欢去杭州西湖边上玩,她的母亲担心她会一不小心掉进湖里,所以十分支持她去学游泳。
谁也没想到,叶诗文游泳天赋极佳,她虽然并不热爱游泳,但是在水里游泳的她体能恢复很快,没过多久,她成为了训练馆里游得最快的孩子。
她的启蒙教练魏巍说: “小叶天生是游泳的料,在水中像小马达一样推进。”
短短半年,教练就把叶诗文的天赋告诉她父母,并且大胆地推测: “只要没啥伤痛,她一定是拼奥运会的料。”
随后的五年,教练把叶诗文训练成一个全能选手,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样样精通。
2006年,10岁的她参加浙江省运会50米自由泳,夺得了冠军;2008年,12岁的她参加浙江省游泳赛,获得1金2银2铜,之后入选为省队;2010年,14岁的她入选国家队,做了徐国义的学生。
紧接着,她还代表中国参加了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以及400米个人混合泳,夺得了两枚金牌。
16岁那年,她成为了中国游泳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短池世锦赛和亚运会冠军于一身的 “全满贯”
凭借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出色表现,被2013年劳伦斯世界 体育 大赛提名,叶诗文的蜡像还进入了北京杜松落博物馆。
她的头上顶着无数的天才光环,可年纪轻轻的她却无法承受这些巨大压力。
人这一生做任何事情,不进则退,然而起点过高,一旦不能突破起点,那就只能过满则亏。
叶诗文曾说: “勇士不是活在光环之下的人,而是在黑暗中创造光环的人。”
少小成名,她的心态开始失衡。
她觉得自己是奥运冠军,所有人对她都寄予厚望,她没有输的资格。
于是为了赢,她开始焦虑、失眠、注重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在心态以及伤痛的影响之下,比赛中接连失利,自己像沉入了水底的石头,压得喘不过气。
没有站在领奖台上的她,被媒体肆意地报道。
“17岁的叶诗文经历了一场惨败”、“叶诗文必须认真总结失利的教训” …这些负面的消息铺天盖地袭来,扛不住的她虽然不愿认输,但教练却劝她先离开。
“离开吧!离开游泳队,去读书吧!”
教练徐国义拥抱着她,给予她力量和勇气。
叶诗文去了清华读书,读的是法学院,她的教练觉得这个专业读下来,对叶诗文的人生更有保障。
只不过清华的法学院并不会对国家运动员“手下留情”,她也得跟其他的学生一样修满162的学分才能毕业。
那段日子里,叶诗文每天都得熬夜,课程枯燥乏味,却又得反复去记忆和阅读,才能理解透彻。
在经历了一年的清华校园生活后,她的心态得到了调整,心中有了坚定的信念,懂得了专注对成功的重要性,也在大学生活中学会做一个真正的“普通人”
卸下光环,有朋友,有自己的小生活。
当游泳不再成为她生活的唯一,她曾经的夺冠压力瞬间消失,竟然无意中意识到自己是热爱和享受游泳的。
现在的她喜欢为了目标安静专注地投入,作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她依然会以奥运会金牌为最终目标去努力奋斗。
2018年,她决定休学搏一把东京奥运会。
她的教练徐国义非常生气,他明白游泳给叶诗文带来了辉煌的同时,也有无尽的痛苦: “你的学业怎么办?你要读多久才能毕业?你要过得那么痛苦干嘛呢?”
但叶诗文却说: “我是因为热爱才重回这个赛场。”
徐国义开始怀着内心的侥幸心理,同意了她的选择。本以为她会在后来的训练当中,因为身体素质的下降,而自动放弃。
可她一下子坚持了三年,包括奥运会延期的一年。
2019年七月,她在韩国光州举行的游泳世锦赛中,获得了银牌。
网络上疯狂窜出 “叶诗文回来了” 的字条,她也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增添了信心。
2020年2月,国家 体育 总局发出一则通知: 所有运动员必须参加体能测试,达标才能参加奥运会选拔。
这个消息对于叶诗文来说晴天霹雳,她开始疯狂地练习3000米跑、下蹲、卧推,导致她长了三公斤肌肉,让她下水之后感觉更加沉重。
而在当年的7月,徐国义却去世了。
叶诗文伤心欲绝,在她心中,徐国义夫妇就是她的第二对父母。
可能是因为心情影响着选拔成绩,叶诗文最终因为0.01秒的差距无缘东京奥运会。
不过,她心满意足了!
自己努力奋斗过,又享受着训练的每一天。
现在的她失去光环,也仍然有勇气做自己,往后余生每踏出一步,都是通往另外一条成功之路。
她用“拼一次”的方式,给了自己前24年时光一个交代,跟自我做了和解,这是特别难得之事。
学会与自己和解,才能读懂人生。
初唐诗人陈子昂,从小娇生惯养,跟随父亲到长安后,每天都跟朋友出城打猎,不务正业。
后来他经过一个私塾,听到老师讲: “一个人如果放任自流,因为傲慢,就没资格受到人尊敬,肯定招人讨厌。”
陈子昂很羞愧,找准机会请教老师: “现在改可来得及?”
老师说: “如果能够改过自新,何必担忧来不及呢?”
听到这话后,他特别高兴,于是潜心研究学问,成为了有名的爱国诗人。
心理学家王阳明说: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把永远不犯错误当成标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外人给予的标签,很多时候只是束缚自己行为的绳索,只有破绳而出,才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永远不犯错误乃是神的标准,尽量少犯错误才是人的目标,改正错误是人一生所要追求的高贵品质。
学会原谅自己,并不是在给自己开脱的借口,而是付出相应的代价之后反省自我,跳出自怨自哀的阴影,清楚自己为何陷入困境,这才能够学会真正的放下,不再重蹈覆辙。
希望“天才少女”叶诗文,有过自己前半生“不平凡”的经历之后,也能重获平凡生活的幸福。
叶诗文复苏真因!无缘奥运不消沉,自曝每天都练哭,汪顺帮助巨大
北京时间9月21日,全运会游泳比赛继续进行。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的比赛中,前奥运冠军叶诗文以预赛第二的身份顺利晋级。赛后,叶诗文透露为了这次全运会,她备战几乎每天都要练哭。在这期间,汪顺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叶诗文此前无缘中国游泳队奥运阵容,这对叶诗文也是一个较大的打击。虽然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光环早已褪去,但2018年雅加达和2019年光州世锦赛的表现,还是让人看到叶诗文王者归来的希望。不过中国游泳队人才辈出,叶诗文也和傅园慧刘湘等人一起,无缘奥运会。 此番来到全运赛场,叶诗文报名参加了3项比赛。在率先结束的女子4 200米混合泳接力的比赛中,叶诗文已经帮助浙江队拿到金牌。而200米个人混合泳,也是叶诗文个人项目的首次亮相。在预赛获得第二晋级半决赛之后,叶诗文对着镜头也袒露了心声。 叶诗文表示,从5月份落选奥运名单开始,她就投入到了艰苦的全运会备战当中。这期间,叶诗文减少了体能训练,但加大了游泳专项训练。每天运动量很大,几乎都要把自己练哭。有时候觉得坚持不下去,“顺哥及时鼓励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叶诗文的艰苦努力也收到了成效。在此前的接力比赛中,叶诗文在200米蛙泳这一棒上,领先第二名多达8秒。这样的表现,也让媒体在赛后纷纷惊呼,叶诗文王者归来。接下来,叶诗文还有200米混和200米蛙两个项目的争夺,她能继续给粉丝带来惊喜吗?
叶诗文为什么昙花一现(却因发育太快昙花一现)
一
1996年3月1日叶诗文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叶青松、母亲宁一清都是普通的工人阶层,但叶诗文的童年生活也非常的幸福,父母对于她的要求也都是尽量满足。
2002年,叶诗文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老师看她个子高出同龄孩子许多,手脚也很大,便想推荐她去体校学习游泳。
于是有一天回到家之后,叶诗文就告诉母亲她想去学习游泳。
考虑到叶诗文喜欢去西湖边游玩,如果能够学会游泳,可能会更安全,于是父母就本着“她掉进水里不会淹死”的想法把她送到了体校游泳馆。
叶诗文刚进入体校的时候选的是游泳选材班,采取走训的方式,每天下午3点由父母送到学校,练习两个小时之后再接回家。
尽管这样让父母非常累,但是看到叶诗文每天训练都是非常开心的,父母还是满足了她的心愿。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叶诗文从一帮一同训练的孩子中脱颖而出,启蒙教练魏巍看中了她:“这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强,手臂有劲,水感好”。
就这样叶诗文进入了游泳专业班,开始系统地学习游泳,本来父母还担忧进入专业班之后,训练时间长,训练强度大,叶诗文会不适应,但谁知道叶诗文反而很高兴。
有一次一家人去吃火锅,叶诗文和表妹爬进了火锅店内没有水的养鱼池玩捉迷藏,一不小心,小腿被假山的石头棱角刮破了。
缝了几针,因此也是不能下水了,可能休息了不到十天,伤口还没有痊愈,叶诗文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体校,希望与队友们一起训练。
除了自己非常喜爱游泳之外,叶诗文在游泳上确实有着非常高的天赋,对此教练魏巍专门给她制订了训练计划,还鼓励她参加省内组织的各项比赛。
随着大大小小奖牌的获得,叶诗文的信心也是越来越强,而且她慢慢的也从一个完全不会游泳的“旱鸭子”变成了蝶、仰、蛙、自四个项目都能上的全能型选手。
二
除了游泳之外。学习叶诗文也非常的看重,因为在她看来,一个真正的冠军,也一定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因为训练时间紧张,叶诗文只能把每天的作业留到睡觉前写,有时候写着写着实在太困了,就打起了瞌睡。
父母就会劝她早点睡觉,把作业留到第二天的时候再写,但是倔强的叶诗文就是要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一定要把作业写完才上床睡觉。
2006年,10岁的叶诗文就获得了浙江省运动会50米自由泳的冠军,在省运会结束之后,叶诗文被浙江游泳队看中。
于是在一天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叶诗文的父母郑重地找叶诗文谈话,爸爸给她讲了很多大道理,还举了一些运动员的例子给她听。
让她好好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一下,到底要不要去省游泳队,由叶诗文自己做决定,但一旦有了选择,可能就没有回头路。
谁知道年仅10岁的叶诗文丝毫没有考虑,就告诉父母自己要去浙江省游泳队。
于是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叶诗文就来到了位于钱塘江另一边的萧山,正式地成为了浙江省游泳队的一员。
省队的教练徐国义第一次看到叶诗文并不看好她,还以为她是通过那个关系进入省队的。
但是随着训练徐国义发现叶诗文手大脚大,水感和体制都很好,相比于大多数省队的队员,叶诗文的起步算是很高的。
但是叶诗文毕竟进入省队时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一开始在队内的一些比赛中总是处于劣势,不过叶诗文却很有韧劲。
并不会因为输掉比赛就心情不好,就会气馁,反而训练得更加刻苦,从来都不找借口偷懒。
每次都做满教练的要求,给她多少任务,她都会按量甚至是超量完成,完全不用教练多操心。
叶诗文的性格也是非常淡然,比如在训练的时候她总是喜欢在边道,有一种自己跟自己较量的感觉。
针对她的这种性格,教练徐国义为她制定下了“顺其自然”的训练方法,并不会刻意地去要求她怎么做。
这一招对叶诗文也确实奏效,尽管从来不刻意地逼她,但是叶诗文每次都能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三
训练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没有同龄小朋友的玩具、零食、娱乐,只有游泳池和日复一日的滑行、转身。
但是喜欢游泳的叶诗文确实甘之如饴,她觉得泳池就是她的舞台,她会在属于她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2010年是叶诗文锋芒初露的一年,4月份在绍兴举办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上,14岁的叶诗文一举拿下了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
这一块金牌让叶诗文有资格随所在的俱乐部一起去澳大利亚训练,在澳大利亚训练期间,叶诗文被著名教练肯伍德看中,倾囊相授。
从澳大利亚训练归来之后,当年11月叶诗文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广州亚运会游泳比赛的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两个项目,并成功拿到两枚金牌。
12月,又参加了在迪拜举行的2010年世界短道游泳锦标赛中,叶诗文又获得了200米个人混合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两项亚军。
2011年7月下旬,叶诗文又踏上了世锦赛之旅,这是她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虽然实力强但是没有多少经验。
随国家队来到上海之后,叶诗文的牙齿上就长了一个囊肿,因为药检没法打麻药,所以就只能拖着。
比赛当晚叶诗文发烧38度,她仍然选择坚持上场。
在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前三个泳姿之后,她只排在第四名,但凭借着最后50米自由泳的超强发挥,全力冲刺下的她超越了一个个领先她的选手。
最终她以2分08秒90的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游泳队拿下了本届世锦赛首枚金牌。
叶诗文成为中国泳坛历史上最年轻的个人单项长池世锦赛冠军,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赢得世锦赛个人单项金牌的95后选手,这个时候的叶诗文无疑已经成为了伦敦奥运会的夺冠大热门。
四
2012年5月,为了更好地备战奥运会,叶诗文专门去昆明高原集训了一段时间,由于混合泳后半程的自由泳一直都是叶诗文的优势。
所以她在高原重点练习混合泳的前半程—蝶泳、仰泳、蛙泳,高原有氧训练和强度训练,非常累,但效果同样也是非常的好。
2012年7月,叶诗文代表中国出战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员游泳比赛女子200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两个项目。
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混合泳决赛中,前100米蝶泳,叶诗文就和以往一样表现得“中规中矩”,仅仅排在第五位。
之后的100米仰泳和100米蛙泳,叶诗文就将自己的名次追到了第二,接下来就到了叶诗文最拿手的最后100米自由泳。
仅用了25米,叶诗文就如电光火石一般窜到了第一名,此时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她夺冠。
350米时,她用时3分58秒92,率先完成转身,最后50米,叶诗文势不可挡地夺冠,并且是以打破世界记录4分28秒43的成绩夺冠,比之前世界纪录保持着赖斯快了1秒多。
最终的统计数据表示叶诗文在最后50米的用时时间,比获得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的美国名将罗切特还要快了0.17秒。
要知道游泳比赛同一项目,男性的成绩一直都比女星要好,虽然叶诗文只是最后50秒的成绩比罗切特快,但也足以说明她的厉害之处。
7月30日,200米混合泳半决赛,叶诗文游出了2分08秒39的成绩,这一成绩已经刷新了奥运会记录。
7月31日,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叶诗文在此依靠最后50米自由泳的出色发挥,在最后关头实现逆转,以2分07秒57的成绩夺冠,再次刷新奥运会记录,一举成为中国尤勇历史上第一个奥运双冠王。
五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赢得了两枚金牌,打破一次世界记录和两次奥运会记录,叶诗文的惊人成绩引起了一些外媒的无端猜测。
其实从400米混合泳夺冠之后,外媒就开始质疑叶诗文,对此叶诗文表示:“质疑更会激发我的斗志,让我游得更快。”
最终叶诗文也用毫无争议的药检结果和200米混合泳的再次夺冠让这些质疑者闭嘴。
同年12月,2012年国际泳联短池世锦赛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叶诗文以2分04秒64的成绩拿到冠军,还打破了赛会记录和亚洲纪录。
自此叶诗文成为了中国游泳史上首位集奥运会、长池世锦赛、短池世锦赛、亚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选手。
叶诗文的这一成绩超越了罗雪娟、刘子歌、焦刘洋等等这些中国泳坛传奇,而且放眼全世界范围来看,叶诗文也是最年轻有为的全满贯选手。
很多外国媒体简直不敢相信一个16岁的中国姑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毕竟想人类游泳史上的巨星美国的菲尔普斯成就全满贯的时候也已经19岁了。
叶诗文16岁成就了大满贯,比菲尔普斯完成这一成就早了三岁。
在2013年全运会上叶诗文夺得了200米女人单人混合泳比赛的冠军,自此她就拿完了包括全运会、亚运会、游泳世界杯、长池世锦赛、短池世锦赛、奥运会在内的多有国内外大型比赛的金牌,是中国游泳首个金满贯。
因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叶诗文被2013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大奖提名,这是唯一一个全球性的体育颁奖仪式。
对世界杯上最杰出的男女运动员在各个领域所达到的运动成就进行奖励,叶诗文最终和英国网球名将穆雷、巴西足球运动员内马尔、美国体操全能王道格拉斯等等运动员角逐年度“最佳突破奖”。
虽然最终没获得这个奖项,但被提名就是肯定。
六
2014年,18岁的叶诗文以应届新生的身份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法学院,同时叶诗文还在抒写着自己的泳坛传奇。
2014年仁川亚运会,叶诗文带领队友获得4乘100自由泳接力金牌,之后在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和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都以打破赛会记录的成绩卫冕冠军。
2015年叶诗文在全国游泳冠军赛上获得4乘1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200米个人混合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
但是在接下来的喀山世锦赛上,叶诗文出战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只获得第八名。
之后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叶诗文在400米混合泳预赛中位列第27位,无缘决赛,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叶诗文只取得了第八名,无缘奖牌。
一时间各种报道接踵而来,昙花一现、自我膨胀等等很多不实的报道,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叶诗文遭遇了很严重的伤病。
同时作为女性运动员,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的时候只有16岁,但是在里约奥运会时她已经20岁了,发育是回避不了的事情。
对此叶诗文只能逐渐地去适应自己的身体状况,毕竟她还年轻,按游泳运动员的年龄来看,她最起码还可以再参加两届奥运会。
里约奥运会之后,叶诗文在2017年拿下全运会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全锦赛100米蛙泳和200米蛙泳的冠军。
2019年世锦赛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叶诗文夺得银牌,202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叶诗文拿下冠军。
从这些成绩来看,叶诗文的水平最起码在国内依旧是最顶尖的运动员,至于能否再次创造之前的奇迹还得看她之后的表现。
但不管怎么说叶诗文算是中国最伟大的游泳女运动员,目前还没有能与之比肩者,期待那个“所向披靡”的叶诗文早日归来!
全运赛场走出低谷 叶诗文还想继续游下去
伦敦奥运会是叶诗文的高光时刻,她拿到了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和400米个人混合泳两枚金牌。从那以后,叶诗文状态逐渐下滑,里约奥运会未能斩获奖牌。东京奥运会之前,她未能通过选拔,只能把所有的精力放到全运会上。全运会备战非常艰苦,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会被练哭。“有时候真觉得自己会坚持不下去了,是汪顺及时给予我鼓励,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他总是说‘你能行的’,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了。”叶诗文说。 备战期间,叶诗文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加大了游泳专项技术的训练,从比赛来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女子4 2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在浙江队落后很多的情况下,叶诗文在蛙泳棒次中的游进过程令人惊讶,叶诗文在第一个50米就迅速超过了领先的湖北选手,这一棒她在触壁时领先第二名达到了8秒以上,直接为浙江队奠定了冠军基础,这样的表现依稀让人想起了她15岁时在上海世锦赛200米混合泳决赛中最后冲刺的那一幕,只能用“开挂了”来形容。叶诗文说:“其实当时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把第一天的接力比好,现在也算是完成任务了,接下来可能还是希望在200米蛙泳上能有一个突破,因为第一天分段没太掌握好节奏。” 叶诗文说:“没能参加奥运会虽然有些遗憾,但也给了我沉淀的时间,我也想过很多,这一段时间的训练、比赛、生活其实让我更加成熟,也收获了很多东西。” 谈到伦敦奥运会之后到现在的心态转变,叶诗文感慨良多,“伦敦奥运会之后的世锦赛,没有办法接受自己拿第二名或者有失误,这也是我对年轻运动员的一个建议,不管什么比赛都要放平心态,要勇敢去接受和面对失败。”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叶诗文希望能够先完成好学业。“因为很多大赛一直在休学,我下个阶段想先完成学业。”不过暂时把重心放到学习上,不代表叶诗文已经没有了奥运梦想。“我其实是想一直走下去的。”叶诗文说,“先争取走上亚运会赛场,之后再计划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