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最大的贡献是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在汉谟拉比领导下,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帝国。后来,巴比仑被等同于两河流域南部,其文明也称为“古巴比仑文明”。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逃跑的奴隶和庇护他们的人要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等。当然,这部法典中也有一些比较“人道主义”的条款,比如规定债务奴隶为他的主人劳动3年后可以恢复为自由民。
名词解释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有哪些突出成就
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是一位智慧英明、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汉谟拉比登上王位后,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外交政策,先与拉尔撒结盟,灭亡伊新;接着又与马里联合,征服拉尔撒,随即挥兵直逼马里,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在巴比伦帝国建立了君权神授的中央集权制度。他独揽军权,振兴经济,重视农业,开发水利,使巴比伦帝国日益兴盛。在巴比伦城,他兴建了宏伟的神庙,架建了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大桥,还制造了能够跨海运输的大商船。这一切使巴比伦城成为一个极具实力的世界性都市。汉谟拉比最大的贡献是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法典包括序言、正文、结尾三部分。序言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
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诉讼法、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内容,意在调解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婚姻关系。
它典型地体现了古东方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特点,法典对债务奴隶制和高利贷有所抑制,限制对小生产者过分的掠夺,以免动摇兵源和税源。
法典评价
进步性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东方法从习惯法阶段进入成文法阶段的体现。它独立于宗教之外,以强制性规范确立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有效调整古东方早期奴隶制国家的社会关系。其法律特征之鲜明、条文规定之缜密、文字表述之准确,都是人类其他早期法所不能比拟的。
局限性
《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刑法的残忍与严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其前言内容“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看似表达出了该部法典的公正公平,人人平等。但通过其内容可以发现该法典是实则是在保护皇权贵族和奴隶主本身。
其内容中:“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平民之间使对方眼睛受损则需要让自己的眼睛受到同样的损伤;平民使得奴隶的眼睛受损只需要赔付一半的费用;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种种不公平的条款其实反映了当时的阶级歧视、奴隶制度而不是公平的法律。
汉谟拉比 是什么人
汉谟拉比,古巴比仑国王(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 公元前18世纪初,古巴比伦王国崛起。在汉谟拉比领导下,一跃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帝国。 为了强化统治,汉谟拉比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他还利用宗教来巩固自己的政治,称自己是神宠爱的人。 《汉谟拉比法典》法典浮雕 继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之后,两河流域在公元前18世纪又一次统一在一位帝王手里,这个时代被认为是上古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不仅因为政治军事,更因为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2006年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之后,入侵者阿摩利人便在两河流域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定居了下来,在接受了先进的苏美尔·阿卡德文明的同时,也为之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它向新的高度发展。几百间,阿摩利人建立了一系列城邦,比较著名的有马里、伊新、拉尔萨等,众城邦间在交往中争斗,在友谊的掩盖下充满着利益纠纷,直到汉谟拉比打破了这个平衡。 汉谟拉比是巴比仑城邦的第六任国王。巴比仑城邦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曾一度向北方的亚述称臣,后利用其地理条件的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但直到汉谟拉比继位之后,巴比仑才成为一个强国。汉谟拉比十分勤政,他兴修水利,奖励商业,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他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并以百分之百的信心和决心使蓝图变成现实。从公元前1787年起,开始了统一两河流域之路,采取灵活务实外交,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攻灭一国,先后灭了伊新、拉尔萨、马里等城邦。征服活动大约进行了35年,耗尽了汉谟拉比的生命,除了北方强悍尚武的亚述和它庇护下埃什嫩之外,两河流域已基本统一在汉谟拉比的铁腕下。后来,巴比仑被等同于两河流域南部,其文明也称为“古巴比仑文明”。 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以及为此服务的庞大而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保障这一切的一支常备军。他给予士兵以份地,提高士兵的地位,并将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他重视兴修水利,开凿了沟通基什和波斯湾的运河,使大片荒地变成良田。这些措施他的前任萨尔贡、乌尔纳木都曾经实行过,但汉谟拉比做得更加完善,他的国家被认为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样,他的统一比前两者更为稳固,古巴比仑王国的国 也比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更长,文化也更加繁荣,天文、历法、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上古文明所难得的高度。 但真正令汉谟拉比名垂千古,历经三千多年之久仍然家喻户晓的是《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并非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典,在他之前的乌尔第三王朝时代,已经有了一部《乌尔纳木法典》,但《汉谟拉比法典》的完整程度远过于后者。据说因为汉谟拉比日理万机,应付不了每天要处理的大量案件,就让人把法律条文全部搜集起来,编成了法典,刻在石柱上以晓谕天下。 这部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更接近于一部民法和刑法。《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综观这部法典的全部条文,不难发现以下特点: 1、 遵循“以牙抵牙,以眼还眼”的原则。打瞎别人的眼睛,就必须被打瞎眼睛作为处罚;被别人打断了腿,就可以打断别人的腿作为补偿;甚至害死了别人的儿子,则他自己的儿子也要被处死。 2、 上面条款适应的范围只限于身份相等的人之间。法典将人分成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几个等级,上等级的人相对于下等级者享有更多的权利和承担更少的义务,犯相同的罪时处罚也较轻。 3、 强调国家对臣民的严格控制。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逃跑的奴隶和庇护他们的人要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等。 当然,这部法典中也有一些比较“人道主义”的条款,比如规定债务奴隶为他的主人劳动3年后可以恢复为自由民。但总的来说,这部法典充满了专制的味道。 汉谟拉比在位42年,公元前1750年去世。在他死后,古巴比仑王国又延续了150多年,至公元前1595年为赫梯人所灭。 《汉谟拉比法典》无疑深刻地影响了上古中东地区的法律体系,但随着古巴比仑文明失去了光彩,《汉谟拉比法典》也在历史上一度湮没。现代多数国家的法律主要受罗马法和英国自身发展而来的法律体系这两大源头的影响,而从具体条文和基本精神来看,《汉谟拉比法典》对罗马法的影响不大,也许不宜过高估计《汉谟拉比法典》在人类历史上的影响。 在易攻难守的两河流域,分化瓦解的力量总是大于凝聚的力量,汉谟拉比建立的王国能够得到近200年的高寿,除了有着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的维持之外,还在于有《汉谟拉比法典》这个王国的灵魂。汉谟拉比的高明之处,在于以有利于自己统治的形式,将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用文字固定了下来。
谈汉谟拉比的两个最大功绩
汉谟拉比,作为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位国王,在他统治时期,使古巴比伦王国成为当时该地区最强大、拥有最广阔领土的国家。除《汉谟拉比法典》外,最大的功绩在于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在长期征服战争中采取合纵连横、各个击破的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首先与阿尔萨结盟,灭亡伊新;接着与马里联合,征服拉尔萨;灭亡阿尔萨后,他又调转枪口,挥兵直逼马里城下,使马里俯首称臣。这种外交政策在以后的,汉谟拉比几百年中成为整个古代西亚北非地区通用的外交策略。征服大约持续了35年,除北方强悍的亚述和受他庇护的埃什嫩外,两河流域已基本统一。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当时的古巴比伦王国已经基本囊括阿尔德和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全部版图。也可以说汉谟拉比开创了巴比伦统治的新纪元。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1901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于伊朗苏萨古城。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利益,汉谟拉比即位后,吸取各邦立法经验,制定法典。法典原文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石柱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授予汉谟拉比王权的浮雕,下部是法典铭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前言主要宣扬王权神授,赞颂汉谟拉比的功绩。结语表示汉谟拉比遵奉神意,保护人民,故创公正的法典。正文共282条,内容广泛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期的社会等级制度、奴隶制度、土地制度、租赁制度、雇用制度、财产继承制度以及婚姻与家庭制度等,展示了古巴比伦社会复杂的政治经济生活情景,至今仍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史的基本文献。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也是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强大的标志之一, 它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古巴比伦王国时灌溉系统进一步发展,改善了扬水工具。耕犁有所改进,附设播种漏斗。青铜工具普遍使用,手工业生产提高,制砖、缝纫、冶金、刻印工、宝石匠、皮革工、木匠、造船工和建筑工等行业繁多,可见手工业的分工已经相当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国内外的商业贸易也有了发展。巴比伦、西帕尔等城都是重要的商业中心,王室经济的商业代理人垄断着国内外的大宗贸易,经理国家税收,并进行高利贷活动和土地经营,此外还有许多奴隶主私人经营商业。 《汉谟拉比法典》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适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定的影响,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则便渊源于该法典。 现代西方各国的法律都可以找到《汉谟拉比法典》的影子。许多法律原则都起源这部法典:比如要有证据才能定罪;设置公民陪审团;所有案件要立案并记录,方便以后查看与审阅。 但是,我们要确定一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法典的阶级性是很明显的,与当今宣扬的公正公平正义是有根本区别的。它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总体来说,是一部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法律文献。
汉谟拉比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一生中为巴比伦王国做出了很多的贡献,那么汉谟拉比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搜集汉谟拉比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谟拉比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汉谟拉比的主要成就之一:汉谟拉比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成就,就是通过武力统一了两个流域。汉谟拉比继位的时候巴比伦王国处于一个地缘 政治 情况比较复杂的时期,强大的埃什嫩纳王国占据着底格里斯河上游,拉尔萨占据着两河流域三角洲,在东方有埃兰王国,在北方亚述国王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对巴比伦王国虎视眈眈,幸运的是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在哈莫拉比继位不久就死掉了,这才使得闪族帝国土崩瓦解,亚述对巴比伦的威胁得以消除。汉谟拉比在位前二十年两河流域相对和平。于是汉谟拉比大兴土木,为了防御外敌入侵积极的筑高城墙,同时还扩建了庙宇。之后汉谟拉比开始了自己征服两河流域的武力讨伐,最终使得两河流域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汉谟拉比的主要成就之二:汉谟拉比颁布了世界 历史 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这部法典中宣扬了王权神授,并且对那些不遵守 法律 的人进行了诅咒,正文共282条法律,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这部法典巩固了汉谟拉比的统治,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的评价如何 汉谟拉比的评价一:汉谟拉比首先是一位称霸两河流域的霸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国王,汉谟拉比继位的时候巴比伦王国的周边环境并不怎么好,甚至是可以说巴比伦王国处于众多的强大的城邦的虎视眈眈之下,巴比伦王国如果不能够强大起来,就可能有被其他的王国吞并的风险,所以汉谟拉比继位之后大兴土木,筑高了城墙。在汉谟拉比在位的前二十年两河流域相对比较的和平,因此汉谟拉比励精图治,使得自己的王国强大了起来,强大起来之后汉谟拉比积极的对外扩张,最终统一了两河流域,可以说汉谟拉比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更是一位出色的 军事 家。 汉谟拉比的评价二:汉谟拉比是一位杰出的奴隶制国家君主。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和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在这部法典中汉谟拉比宣扬王权神授,任何违反法律的人都会得到神灵的诅咒。这部法律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是世界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后世的很多统治者都效仿汉谟拉比制定维护自己的统治的法典。 汉谟拉比的主要 事迹 汉谟拉比继位的时候古巴比伦王国还是一个不够强大的王国,在古巴比伦王国的周围环伺着很多强大的王国,这些王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经常的发生混战,比如巴比伦的邻居就有强大的埃什嫩纳王国,占据着底格里斯河上游,拉尔萨王国则控制着两河流域三角洲,在东方有埃兰王国,在北方亚述国王沙姆希-阿达德一世也对巴比伦虎视眈眈,总而言之,巴比伦面临着如果不强大就可能会被其他王国吞并的危险,作为巴比伦的国王,汉谟拉比首先做的就是使得自己强大起来,于是汉谟拉比继位之后的二十年的时间里,积极的励精图治,最终使得自己的巴比伦王国强大了起来,强大起来之后就开始了征服两河流域的战争,最终使得两河流域的绝大多数的王国臣服于自己。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之后建立起了强大的奴隶制王国,施行了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汉谟拉比制定和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之中宣扬了王权神授,同时也对自由民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调整,可以说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绩。 汉谟拉比的主要事迹有哪些?汉谟拉比一生之中主要的事迹就是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王国,同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猜你喜欢: 1. 汉谟拉比的简介 2. 汉谟拉比的故事 3. 巴比伦空中花园介绍
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意义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法律形成、发展的轨迹提供了最有力的实物证据。
因为它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人类早期立法史上保存得最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仅正文就保存下来了282条,因而使我们第一次完整地了解了古代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法律整体发展运作情况。
《汉谟拉比法典》在序言部分,汉谟拉比列举和颂扬了自己的丰功伟绩,自称是“巴比伦的太阳”,宣扬“君权神授”等思想,并阐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为人民造福”。在结语部分,强调了汉谟拉比本人及其那个时代的法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思想。
《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背景:大约公元前5000年,被称为阿卡德人的一支闪米特部落征服了苏美尔人,这两个部落都是当时世界上极有天赋的种族,因此征服的结果是,闪米特人最大限度地继承了苏美尔人的优良习俗,而且在苏美尔人的城市里扎下了根。
在此后数千年的岁月中,这一巴比伦种族发展了适用于农耕的灌溉系统,将这块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新的伊甸园。更重要的是,闪米特人发明了用削尖的芦苇秆或骨针写在烧硬的陶土盘上的楔形文字,这种文字代表音节,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这使得当时的社会习俗与财产交易得以记录下来,为后来法律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汉谟拉比是什么人_汉谟拉比法典_汉谟拉比是什么意思
本 名:汉谟拉比
别 称:Ammurāpi(音)
所处时代:古巴比伦时期
民族族群:闪米特人(阿摩利人)
出生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去世时间:公历纪元前1750年
主要成就:统一两河流域
前 任:辛穆巴利特
继 任:萨姆苏伊鲁纳
汉谟拉比——汉谟拉比法典创建者
汉谟拉比(或译汉摩拉比、汉穆拉比、哈慕拉比等;阿卡德语,演变自阿摩利语 ?Ammurāpi “同族的男治疗者”(?Ammu“父系的亲人”与 Rāpi“治疗者”); *** 语: حمورابي ),是阿摩利人的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任国王(约西元前1792年-前1750年(中年表)或前1728年-前1686年(短年表)在位)。在一连串战争中,他击败邻国,将巴比伦的统治区域扩展至整个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从而使巴比伦第一王朝达到全盛。尽管他的巴比伦帝国掌控了整个两河流域,他的继承者却无力保持他的伟业,帝国最终走向衰亡。
汉谟拉比以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而闻名,在现代被誉为古代立法者。汉谟拉比法典是信史的第一部成文民法典之一,刻写于超过2.4米(8英尺)高、于1901年出土的石碑上。
人物生平
汉谟拉比是巴比伦城邦第一王朝(又称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位国王,于大约西元前1792年继承其父王辛-穆巴利特的权力。巴比伦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星罗棋布的众多古代城邦的一员,这些城邦为了争夺富饶的农业用地互相之间经常开战。尽管古代两河流域有很多文明同时存在,但在中东具有读写能力的人心目中巴比伦文明具有突出地位。汉谟拉比之前的巴比伦诸王已经开始着手统一两河流域中部,征服了博尔西帕、基什和西帕尔等城邦,在该地区树立起巴比伦的霸权。但汉谟拉比之前的巴比伦仍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城邦,因此汉谟拉比即位时,巴比伦所处的地缘政治情况十分复杂:强大的埃什努纳王国控制着底格里斯河上游,拉尔萨控制着两河流域三角洲,在东方有埃兰王国,在北方亚述国王沙姆希-阿达德一世虎视眈眈,只是由于他不合时宜的死亡才使得他新建的闪族帝国土崩瓦解,亚述对巴比伦的威胁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