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最考验参赛运动员的首推高温、干旱和流沙这三大沙漠杀手。选手也被允许在比赛中打一次点滴,但超过2次即意味着放弃比赛。和传统马拉松选手的轻装上阵不同,参加沙漠马拉松的选手们还需要身负食物、药品、水、服装、帐篷等宿营装备甚至遇险求救信号枪,平均背包重量可达10公斤。在撒哈拉沙漠马拉松历史上最有名的选手首推意大利现代五项奥运冠军莫罗·普罗斯佩利。
极限马拉松的著名赛事
极限马拉松赛中最著名的三项赛事:撒哈拉沙漠极限马拉松、亚马孙丛林极限马拉松和南极极限马拉松。 撒哈拉沙漠极限马拉松:需缴纳一笔“尸体遣返费”的赛事 已拥有27年历史的撒哈拉沙漠马拉松的起点多年来一直被定在摩洛哥东南部沙漠古城瓦扎特。由于参赛者常常在1000人上下,这1000多双铁脚在大沙漠疾跑时搅动、扬起的黄沙往往形成了一个金黄的世界,故有“金色马拉松”之美称。不过,参赛者的感觉却并不那么美丽。相反,他们苦中作乐地戏称大赛为“地狱马拉松”,因为残酷的赛事甚至让他们时时感觉到死神的威胁。据悉参赛的所有选手除了得递交体检表和血型外,还须缴纳一笔令人恐惧的“尸体遣返费”(如果最终平安无事即退还)。对参赛者来说,穿越危险的流沙区、巨大的沙丘、蜿蜒的山丘、干涸的河床等复杂地形既是挑战,又是受罪。没有绿洲,没有清泉,只有烈日当空、金沙漫天、呜呜作响的风暴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龟裂土地,加上昼夜温差高达50摄氏度。不过正是环境的恶劣,反倒成就了这片人类挑战体力和意志极限的马拉松圣地。比赛分为6个赛段,全程250公里,需在6天内完成,而大风和沙尘天气给参赛者们的长征又平添了不少麻烦。据悉,最考验参赛运动员的首推高温、干旱和流沙这三大沙漠杀手。4月的撒哈拉沙漠忽冷忽热,晚上的气温低至5℃以下,但正午可能会飙升到50℃。烈日和高温让人体水分大量流失,虽然途中设有少量供水点,但很多选手没等到跑到下一个供水点就因脱水而痛苦地倒下了。选手也被允许在比赛中打一次点滴,但超过2次即意味着放弃比赛。至于柔软的沙子下暗藏着的很多流沙,则可能如其它地区的泥石流、雪崩那样,随时可能活埋反应稍稍迟钝的选手。和传统马拉松选手的轻装上阵不同,参加沙漠马拉松的选手们还需要身负食物、药品、水、服装、帐篷等宿营装备甚至遇险求救信号枪,平均背包重量可达10公斤。在烈日下、沙暴中,这对长途奔跑、体力极度透支的选手来说是不小的负担。故在参赛之前,运动员们需进行缜密的计划,尽量减轻背包重量是取胜的一大关键。但比赛又明文规定,所携带的食物必需保证参赛者每天获得不少于2000卡路里的热量,此外创可贴、指南针、手电筒、备用电池、打火机、小刀甚至求救时向直升飞机反射阳光的小镜子等小玩意都在必带之列,如若遗漏则可能遭到扣分的重罚。伤病是选手们遭遇到的特别棘手的难题。一般来说,第二赛段“痛苦序曲”便开始了——大多数选手的双脚在比赛第2天就磨出了疼痛难忍的大小血泡,以致于寸步难行。尽管途中的医疗站可以提供治疗,但往往排着一字长龙,故大家宁可自己用纱布和胶带作自疗,忍痛坚持到终点。在撒哈拉沙漠马拉松历史上最有名的选手首推意大利现代五项奥运冠军莫罗·普罗斯佩利。退役后的莫罗不顾伤病缠身,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撒哈拉马拉松大赛,但却在比赛第2天遭遇沙尘暴,独自被困在沙漠中。他缺水、缺粮,坚持到第4天后,只能喝自己的尿液,同时抓蝙蝠充饥。在饥饿和干渴的双重打击下,他神智开始恍恍惚惚,并出现了轻生之念。他无力地躺在一个墓穴里绝望地割腕,但由于体内缺水,血液竟然迅速凝固起来。自杀未遂,反而激发起了莫罗的求生欲望,在被困8天后,他最终沿着一条河床艰难地走出了沙漠,体重比原来轻了15公斤。而他也成为撒哈拉沙漠马拉松史上最顽强、最传奇、也最幸运的选手。令人惊诧的是,参赛者中还不乏年已古稀者。一名75岁的法国女选手卓拉保持了大赛最高年龄纪录,74岁的日本老太诺日可也成功地完成了全部赛程。至于参赛者的参赛目的,很可能因人而异:有不少是企望通过这种类似于自虐的行动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或彰显自身的能力;有的表示试图以投入最险恶自然环境的方式来亲近大自然;有的只是为赶潮流图时髦;还有的则更为个性化——如有个热爱自己工作的法国面包师在长跑的背囊中竟然插着他烘烤的一根长长的面包(似乎在为自家的品牌在做广告),一位英国母亲是为悼念夭折的儿子(孩子的遗容就印在她的运动衣上),一名意大利小伙是为打动女友芳心,一名德国医生则是专为胰腺癌筹募研究基金……这个世界上最艰苦的马拉松大赛并不颁发丰厚奖金。组委会早就在自己的官方声明里作出这样的公示:请干脆忘记有奖金这回事吧!因为男子冠军仅获4600欧元,女子冠军更是只有区区2800欧元,对于训练费、装备费、机票费以及报名费等近万欧元的总投入相比,确实少得可怜。赛事的创办者帕特里克·鲍尔每每提及大赛,总会意味深长地说:“在茫茫沙漠里你永远不可能获得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咬牙挺住,坚持就是胜利。而大赛的最大魅力在于,一旦你挑战撒哈拉大沙漠获得成功,以后再去地球上任何可怕的地方都不会胆怯啦!” 亚马逊丛林根限马拉松:危机四伏的比赛从电视转播画面来看,说巴西亚马孙丛林极限马拉松是“绿色的非常马拉松”倒也并不夸张:全长达254公里的赛程被完完全全地包围在郁郁葱葱的原始雨林之中,就自然环境而言,那里确实很“绿色”。但这无疑只是表面现象,亚马孙丛林极限马拉松堪称是世上最“不要命”的赛事之一。首先,赛程约为传统马拉松赛程的6倍,加上不仅要在雨林中背负重达数十公斤的自给物品在6晚7天之内完成254公里(共6个赛段分别为23、23、38、38、108和24公里),其中限时为48小时的最艰难赛段108公里被选手们戏称为“魔鬼赛段”(不少已见到最后胜利曙光的选手都是在这一赛段上功亏一篑而惨遭淘汰),而且还需完成接连不断的渡河和穿越沼泽。这对选手的体力和毅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其次,难忍的燠热(白天可高至42摄氏度以上)和高湿度(放在背包里的备用衣衫可以轻轻松松地拧出许多水来)往往提前透支了选手们的体力和精力,许多选手在赛程不到一半时就已陷入脱水等困境之中难以自拔,以至于每年的大赛都会有超过6成的参赛者不得不中途退赛(其中包括众多各国著名的“神行太保”),退赛率之高在众多非常马拉松中都名列前茅。在这个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王国里,成千上万种植物用数不胜数、深浅不一的绿色冲击着视觉空间。为了使亚马孙丛林不成为一座“绿色地狱”,参赛选手都得听从组委会的安排,先接受严格的培训,其中有:如何在河水中避开漩涡、激流或鳄鱼,安全游往对岸;如何辨别植物——哪些可果腹或解渴,哪些又可能在2秒钟之内让你毙命;如何跟狭路相逢的毒蛇周旋;哪些毒虫可能危及性命;不幸中毒后如何实行自救;如何在酷暑中帮助自己身体有效降温;一旦中暑后如何迅速恢复体力;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进食;如何利用随身携带的小工具保护自己并对可能遭遇危险的他人施行救援等等。白天,穿行在丛林和水流间的选手们需勇敢地面对潜伏着的多种危险,其中常见的有鳄鱼、毒蛇、毒虫、食人鱼、激流、中暑、传染病、迷路等等,也难以预料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意外,由此很可能随时随地都处于惊恐心理的包围之中。时间和空间在丛林中似乎在某个环节上错了位:选手们在里面跑上几个小时后,一种似乎在原地踏步的错觉会油然而生,因为周围的景色跟出发时大同小异:一样的遮天蔽日,一样的曲径通幽,一样的密不透风,一样的危机四伏,一样的散发着腐臭的落叶……大伙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绿色轮回而难以解脱,但头顶迅速西移的太阳又真真切切地提醒着你必需抓紧时间与时俱进。而夜色中的原始丛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寂静的夜不时被此起彼落的鸟叫虫鸣,猴子尖锐的啼声,还有不知名野生动物调门高低不一的嚎叫打破,这一曲令人心悸的丛林交响乐简直让所有选手都加快了心跳!当选手们拖着疲惫得颤抖的身躯终于住进自己搭建的简陋帐篷后,还得时时提防趁夜幕作乱的毒蜘蛛、毒蛇、毒蜂、毒蝶等,甚至警惕美洲豹等猛兽可能的侵袭,由此往往也难以安然入梦。来自中国的超级跑选手陈盆滨前年第一次参加亚马孙极限马拉松,就荣获了亚军。陈盆滨回忆说:在热带雨林中奔跑,不时会有树枝从树上掉下来,要时刻盯防,以免受伤。除此之外,还要预防苍蝇和蛀虫的叮咬。奔路时,树上的蚂蚁窝落在脖子上,他以为是树叶,用手触碰,没想到是蚂蚁。南美洲的蚂蚁会咬人,蚂蚁顺着背部滑落,当时背部的疼痛像针扎一样,直到现在还有疤痕。更让陈盆滨难以承受的是水路。他说:双脚被长时间浸泡后,非常容易起泡,加上长时间奔跑,血液循环不畅通,脚步肿胀,颜色发白,非常疼痛。参赛半个月后,我的脚趾甲脱落了5个,而剩下的也都印刻着黑色的烙印。 南极极限马拉松:在企鹅也难以生存的地方比赛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令人望而生畏的南极冰原极限马拉松就已有了雏形,而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日趋“成熟”:大赛规则已相对固定,后援设施也渐渐完善,各路好手在比赛中也得到了更安全的保护。大赛通常在距离南极点只有五六百公里的艾尔斯沃思山脚下开跑,全程100公里都在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南极圈内。无疑,这是地球上最冷的100公里的“赛道”(其实并无“道”而只有冰原)。尽管平均温度只有零下20摄氏度,却正值南极洲最暖和,相对也最适合比赛的盛夏时节。就这样,头上是明晃晃的大太阳,但气温依然可能低至零下30摄氏度,脚下是一望无际的银色冰雪世界,一眼望去既没有一棵树,也没有野生动物,甚至也不见企鹅踪影——要知道,企鹅也从不在如此高纬度地区(已接近极点)逗留。在“世界尽头”南极的极点跑马拉松,听起来有点浪漫,但实际上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磨难”。选手们需沿着英国探险家罗伯特·司各特和挪威探险家罗纳德·阿蒙德等先辈的足迹,冒着难以想象的严寒以及雪盲的危险,穿越海拔超过1000米的南极高原。除了速度达每秒5-10米的大风发出的呜咽声和选手们偶尔的低语外,没有任何声响,形容为“死亡世界”也并不为过。而在如此无声的环境中完成如此大运动量的比赛,对选手们的心理承受也是极大的压力。南极冰原极限马拉松大赛的报名费高达16500美元,故“花钱买罪受”的调侃话不绝于耳。但平心而论,大赛的后援服务也是最高级的。为期8天的比赛将从空运选手开始:满载各国选手的私人飞机从智利的彭塔启程,花费几个小时就抵达了位于极点附近的冰原马拉松大本营爱国山。大量的雪橇救援车、移动式后援站按照预先精密的设计,被散布在绵延100公里长的赛程中,训练有素的医疗人员等也将在各赛段整装待命,尽心为选手们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大赛正式开始前,选手们先需接受赛程为42公里的适应性训练,他们学着在暴风中,在雪山、冰山上艰难行进,他们这才发现:南极跑跟世界其他任何地区的长跑完全不是一码事,每向前迈出小小一步都需要付出成倍的体力,和完成同等赛程相比,往往需要多付出1-2倍的时间。如果不巧遇上暴风,则更需付出几倍的努力与之抗争。他们也学会了不太在意花多少“时间”,而更看重是否能坚持到底完成赛程。也有选手更为聪明地早在飞来南极参赛之前,便开始了在当地的适应性训练。如英国伦敦的一个南极挑战小组,就曾经租用了一家花卉市场的一个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冷身训练”,结果在正式比赛中,他们都显现了超强的抗冻能力(无一人冻伤),并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有意思的是,为了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参赛选手还被要求:小便一律需用尿壶接着,生活垃圾也不能随意丢弃。如果违规,即可能扣分受罚。虽说随处可见后援站,但按照规定,后援站仅仅提供医疗冻伤等服务,而参赛者的所有给养,包括食品、水、药品、器具等均需由选手自行随身携带。组委会往往事先叮嘱各路英豪:不妨带上你所需要的一切,因为别人不可能跟你共享他好不容易才带来的任何东西。据悉,除了食品、水外,以下物品和器具在必带之列--★指南针:别以为有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就万事大吉了,要知道在静止不动时,GPS并不能通过分析两点的相对方位来指示方向,此时只得依靠指南针。★防冻药品:其作用不言自明。★反光镜:往往就是一面小镜子,遇险时用来反射日光,以引起正在空中实施救援的直升机驾驶员的注意。★冰钩:用于在倾斜的冰面上攀援时防止滑跤。★冰斧:如果不慎掉入冰窟,可用以自救。★专用墨镜:积雪的强烈反射很容易引发“雪盲”,而戴墨镜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特制保温衣:以特种保暖化纤和羽绒为填料缝制的多层“南极装”。★特制防冻鞋:既要防冻,又得轻巧;既宜登山,又可踏雪;既得防湿,还需牢实,而且需至少带1双备用。
穿越丛林游戏需要多少参赛人数
【参赛人数】6~10人。
【比赛道具】
空地一块,画相距4米的两条平行线(为安全线)。
【竞赛方法】
将竞赛者排成一列横队,组成左右间隔1米的“树林”。先由两人出列,一人为进攻者,一人为防守者。组织者发令后,防守者设法不让进攻者穿过“树林”,进攻者力争在短时间内穿“树林”。两分钟后两人交换,看谁穿过“树林”次数多,多者为胜。
【竞赛规则】
在规定的两分钟内,进攻者必须穿过“树林”,否则为负;防守者只有在进攻者穿出“树林”与安全线之间的2米内拍着才有效;穿行过程中不得推拉“树”。
丛林造句简单一点
1.你能够沿着带刺柏属树木或丛林的车道排成行,放大露台和平的计划外面圣诞节和万圣节前夕装饰。
2.随着探险队一步一步深入奇异的丛林。
3.九层楼,一个多么可怕的字眼啊!人类狂欢之地,丛林生灵流血之地、丧命之地,一切万恶的源泉!屈远志
4.带有红果,香料和甘草的浓郁芳香,混杂着灌木丛林地的山草味道。
5.这包括方圆几哩的丛林地面。
6.丛林铺展在他的脚下,象一片绿丝绒那么毛茸茸的。
7.心叶丛林埃里克?弗里德夏雨温暖:一粒沉重的雨点打得叶浑身震颤。
8.因为我喜欢惊险刺激的假期,因此我想穿过丛林去历险。
9.可以看到德国人在丛林之间悠闲地用大镐和铁铣构筑防御工事。
10.幸存者们在丛林里迷失了数日后被一考察组找到了。
11.感动是浓密的丛林中汩汩流淌的一泓清泉。
12.在严酷的丛林法则的统辖下,生存是很不容易的。紫岚和它的狼崽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总算熬过了难关。沈石溪
13.三峡最本质的之美,不在长江之汹涌,不在平湖之柔媚,不在丛林之幽寂,不在远山之诡异,而在峡谷。
14.故事从日出时分的巴西丛林中展开,鸟儿醒来,拍动彩色翅膀,跳起桑巴舞。
15.趁着大白天,踏进浓密的丛林,寻觅有趣的野生动物和羽毛鲜艳的鸟类的身影吧,不然就去洞穴探奇或玩绳索下降。
塔珊和简独自生活在丛林之中,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猎豹,让其在他们的居住区周围巡逻和采集热带水果
巡逻是公共物品,水果是私人物品MRS1=MRS2=2MRT=3 不是帕累托效率增加巡逻时间
金炳万的丛林法则的节目内容
1回 非洲 纳米比亚(6集)标题 : 丛林的法则 in 纳米比亚主题 : 生存 & 共存拍摄地 :纳米比亚的鳄鱼岛造访部族 : 称为红太阳战士的辛巴族成员 : 金炳万、Ricky Kim(ricky lee neely)、黄光熙(ZE:A)、柳谭2011年9月15日 - 出发 2回 印度尼西亚 巴布亚(6集)标题 : 丛林的法则 in 巴布亚主题 : 丛林道路拍摄地: 印度尼西亚巴布亚丛林造访部族:新石器文明的Korowai族成员 : 金炳万、Ricky Kim、黄光熙、卢宇镇、金光奎、泰美2011年10月20日 - 出发10月21日 - 到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10月22日 - 黄光熙出发10月23日 - 金光奎过敏情况严重而中途退出, 黄光熙归队11月06日 - 回国 3回 瓦努阿图(10集)标题 : 丛林的法则 in 瓦努阿图主题 : 部族的进化拍摄地: 瓦努阿图塔纳岛的亚苏尔火山和鳐鱼岛造访部族:自愿脱离文明的马马族成员 : 金炳万、Ricky Kim、黄光熙、卢宇镇、秋成勋、朴诗恩2012年3月13日 - 出发3月14日 - 到达瓦努阿图4月01日 - 回国4回 俄罗斯 西伯利亚(6集)标题 : 丛林的法则 in 西伯利亚主题 : 极地之旅拍摄地: 西伯利亚的苔原地帯造访部族: 驯鹿的游牧民族涅涅茨族成员 : 金炳万、Ricky Kim、黄光熙、卢宇镇、李泰坤2012年5月18日 - 出发5月26日 - 黄光熙因腿伤被医生劝退,提前回国接受进一步治疗6月05日 - 回国5回 非洲 马达加斯加(12集)标题 : 丛林的法则 in 马达加斯加主题 : 探索失落的宝物拍摄地 :马达加斯加的南部沙谟地带东部热带雨林(狐猴林)北部山岳地带(神秘的石山大荆棘)造访部族:双面部族蕯卡拉瓦族成员 : 金炳万、Ricky Kim、卢宇镇、刘潭、朴正哲、全慧彬、郑珍云(2AM)2012年7月19日 - 出发8月13日 - 回国 6回 厄瓜多尔 亚马逊(10集)标题 : 丛林的法则 in 亚马逊主题 : 探索失落的宝物拍摄地:亚马逊丛林、加拉帕戈斯群岛成员 : 金炳万、卢宇镇、秋成勋、朴正哲、朴率美、Mir(MBLAQ)2012年11月02日 - 出发11月03日 - 金炳万因日程调节较大队慢一天出发;MIR在Music Bank in Chile后,在智利出发到厄瓜多尔11月19日 - 回国7回 新西兰 (10集)标题 : 丛林的法则 in 新西兰主题 :Back To The Basic (初心)成员 : 金炳万、Ricky Kim、卢宇镇、朴正哲、李必模、朴宝英、郑锡元2013年1月22日 - 出发2月11日 - 回国8回 尼泊尔 喜马拉雅 (10集)标题 : 丛林的法则 in 喜马拉雅主题 : 超越自我拍摄地:尼泊尔丛林、喜马拉雅山、茶马古道成员 : 金炳万、卢宇镇、朴正哲、安贞焕、金彗星、郑俊、吴智恩2013年4月1日 - 出发4月09日 - 向喜马拉雅进发4月15日 - 郑俊因高原反应独自回国4月20日 - 回国9回 中美洲 加勒比海 (10集)标题 : 丛林的法则 in 加勒比海主题 : 克己拍摄地:加勒比海海螺岛、玛雅丛林成员 : 金炳万、卢宇镇、柳谭、金圣洙、吴钟赫(Click-B)、李成烈(Infinite)、赵茹珍2013年6月21日 - 出发7月8日 - 回国10回 非洲 坦桑尼亚 (9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热带草原主题:回到非洲本土成员: 金炳万、卢宇镇、柳谭、金元俊、李奎汉、郑泰佑、韩恩贞2013年8月23日 - 出发9月13日 - 回国11回 南太平洋 密克罗尼西亚(10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密克罗尼西亚主题:解密&独自生存成员:金炳万、柳谭、朴正哲、吴钟赫、林元熙、朴灿烈(EXO)、任时完(ZE:A)、艺智苑2013年10月29日 - 出发11月03日 - 林时完出发11月05日 - 朴灿烈回国11月16日 - 回国12回 马来西亚 婆罗洲(8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婆罗洲主题:饥饿游戏&探索深海成员:金炳万、林元熙、金桐俊(ZE:A)、黄贤熙、奉太奎、徐河俊、温流(SHINee)、李英雅嘉宾:吴钟赫、秋成勋、黄光熙(ZE:A)、全慧彬(100期特辑)2014年1月18日 - 出发1月19日 - 嘉宾出发1月21日 - 嘉宾回国1月23日 - 黄贤熙到达1月27日 - 温流出发1月31日 - 回国13回 南美洲 巴西(9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巴西主题:海洋&沙漠成员:金炳万、吴钟赫、奉太奎、李玟雨(神话)、温流(SHINee)、裴胜载、强仁(Superjunior)、Hyuk(VIXX)、艺智苑2014年3月10日 - 出发3月15日 - 强仁、Hyuk出发3月17日 - 李玟雨、温流回国14回 印度洋(9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印度洋主题:自我的旅行r成员:金炳万、朴辉顺、姜志燮、金承秀、Niel(Teen Top)、James(Royal Pirates)、金宥真(U-IE;after school)2014年5月12日 - 出发 5月29日 - 回国 15回 南太平洋 所罗门群岛(11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所罗门群岛主题:所罗门的选择成员:金炳万、朴正哲、柳谭、李起光(BEAST)、权五中、黄子韬(EXO)、金泰宇(GOD)、郑斗洪、李载允、金奎丽、Dana(天上智喜)特别嘉宾:尹道贤2014年7月14日 - 出发7月20日 - 黄子韬出发7月21日 - 李起光回国7月22日 - 权五中、金泰宇回国7月26日 - 黄子韬回国8月02日 - 回国16回 北美洲 哥斯达黎加(9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哥斯达黎加主题:环保生存成员:金炳万、朴正哲、柳谭、徐智锡、李昶旻(2AM)、任昌丁、郑万植、张东雨(Infinite)、李泰林2014年9月28日 - 出发10月05日 - 郑万植、张东雨出发10月15日 - 回国17回 西太平洋 帕劳(8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帕劳主题:丛林的法则 with friends成员:金炳万、柳谭、Baro(B1A4)、Samuel Okyere、陆重烷、孙浩俊、赵东赫、Sam Hammington、尹世雅2014年11月23日 - 出发12月05日 - 孙浩俊、Baro回国12月13日 - 回国18回 亚洲 中南半岛(9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中南半岛主题:丛林的法则 by family成员:金炳万、柳谭、徐仁国、李成宰、RaymonKim、林智妍、张水院、金钟民、朴炯植(ZE:A)、 孙浩俊2015年2月23日 - 出发2月28日 - 金钟民、朴炯植出发3月07日 - 回国19回 太平洋西部 雅浦岛 (8集) 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雅浦岛主题:石头的战争成员:金炳万、柳谭、柳承修、滑川康男(M.I.B)、李伊庚、朴韩星、尹相铉、殷志源、裴秀彬、 李廷镇、金多顺(SISTAR)、郑珍云(2AM)2015年4月27日 - 出发20回 亚洲 文莱(7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文莱主题:希之王(隐秘王国)& last亨特(最后的猎人)成员:金炳万、Sam hammington、郑俊河、沈亨泽、都想友、郑珍云(2am)、南奎丽、全孝盛(Secret)、李太坤、柳谭、Mino、HaHa、朴灿烈(EXO)、徐孝琳2015年6月18日 - 前半部出发2015年6月25日 - 后半部出发21回 中美洲 尼加拉瓜(8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尼加拉瓜主题:铁人三项生存&在尼加拉瓜弱肉强食成员:金炳万、玄周烨、金东贤、赵汉善、崔宇植、Hani(EXID)、王嘉尔(GOT7)、金泰宇(GOD)、方敏雅(Girls Day)、柳谭、N(VIXX)嘉宾:金炳万、柳谭、金基邦、高周元、李美度、柳胜玉、金希庭(4周年特辑)2015年7月26日 - 出发22回 南太平洋 萨摩亚(9集)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萨摩亚主题:宝物岛 成员:金炳万、尹斗俊、龙俊亨(beast)、郑俊英、李相烨、王智慧、姜均成(Noel)、李元钟、朴俊亨(god)、赵东赫、Sam hammington、黄致列、罗海灵(BESTie)2015年10月1日 - 出发23回 中美洲 巴拿马标题:丛林的法则 in 巴拿马主题:开拓生存成员:金炳万、吴智昊、李章宇、安世河、洪宗玄、孙恩书、朴有焕2015年11月27日 - 出发
金炳万的丛林法则3的节目简介
“亚马逊篇”炳万族长将带领新成员MBLAQ成员MIR(房哲镛),女演员朴帅眉(又译:朴率美,下同)和2季老成员演员朴正哲、搞笑艺人卢宇镇、特种格斗选手秋成勋一组6人前往位于南美洲的拥有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亚马逊,在那个有拇指般大毒蚂蚁、毒虫到处乱跑;各种的蛇和周围潜伏着鳄鱼以及只有在亚马逊生态界才能见到的食人鱼、水虎鱼,多种多样奇特的植物、动物的地方,显现出与之前完全不同强度的生存挑战!丛林IN“新西兰”将继续带着新加入的成员演员朴宝英、李必模、郑锡元和回归的老成员RICKY金一同炳万、佑镇、正哲前往生存的PARADISE--新西兰,在那里与已经消失的“毛利族”(音译)学习只在新西兰当地的生存的独特法则后,踏上回归“初心”的路,丢弃所有的现代文明,只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新石器时代的工具,依靠着前几季的生活经验,新一代的炳万族能否顺利的生存下来?请拭目以待!喜马拉雅篇启程 ,只听说过却从没用自己的眼睛看过的美丽传说,挑战那不一般的“高度”吧!前韩国足球选手安贞焕,演员郑俊、金彗星、吴智恩在炳万族长的带领下向你介绍不一样的喜马拉雅,请期待他们的活跃!加勒比海篇 ,从非洲第一期开始经过了8个生存地炳万族的第九次生存地是位于大西洋中美洲独立32年的年轻国家伯利兹,伯利兹被称为加勒比海隐藏的宝石70%国土是保护区的净土能看到多种多样的稀奇动物,是全世界潜泳者的圣地;让我们跟着历代最强的“炳万族”族长炳万、族员鲁宇镇、柳潭、赵茹珍(又译:赵茹贞,下同)、金圣洙(又译:金成洙,下同)、吴钟赫、李成烈一起挑战吧!回到非洲!!第十次挑战地--非洲纳米比亚、坦噶尼喀湖,去那里亲眼见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真正的大自然“生存法则”吧!真正野生的动物世界,是我们被吞噬还是成为他们的盘中食?!继而等待着的是坦噶尼喀湖畔的黑猩猩们,在无路可寻、只能依靠船只和湖泊里的鱼生存的炳万族遇到从未有的生存危机,他们又是如何与100多只黑猩猩们的“和平共处”的呢?丛林法则-热带草原篇:炳万、卢宇镇、柳潭、韩恩贞、李奎汉、郑泰佑、金元俊马上开始,不要换台!!GO GO!!密克罗尼西亚,一个美丽与悲伤共存的国家,太平洋岛国中迷一样的存在;“新炳万族”成员们朴正哲、吴钟赫、艺智苑(又译:芮智媛,下同)、任时完(又译:林时完,下同)、朴灿烈、林元熙与炳万族长分开的50个小时内能否靠着第一次见面的“缘分”在没有族长的情况下适应“丛林生活”呢?而此次炳万族又将面临新的生存挑战:有着“南太平洋威尼斯”之称的南马都尔,探索92个岛屿的秘密,揭开“到底是怎样建成的,什么时候消失的”的秘密;还有淡水与海水交接、拥有神秘的阿凡达丛林的秘密之地-科雷斯,跟着族员们的足迹一起体验“丛林式的生存”吧!享有“亚洲亚马逊”之称、有着地球上历史最悠久热带雨林的地方,在世界第三大的岛上生存着穿山甲、人猿、婆罗洲象、大花草、长鼻猴、婆罗洲云豹等多种珍稀动物--婆罗洲,这是2014年开始炳万族第一个目的地;此外,这次挑战也是炳万族史上人数最多一次,并且还开始了史上最初丛林PK生存赛,究竟他们能否在这天赐的自然中,发挥自己的“超能力”,请锁定2月28日首播“金炳万的丛林法则3 IN婆罗洲-100期特辑”2014年世界杯主场,足球的王国--巴西,这是SBS与炳万族为迎接世界杯的举行制作的特辑。“下雨就会有数百个碧绿色的湖形成的美丽的伦索伊斯沙漠,拥有美洲大陆上最大的动植物多样性、以濒临灭绝的动植物们生活着而闻名世界的乐园-潘塔纳尔”这是否与你所认识和了解的巴西有所不同?那么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与炳万族开始新的一轮体验与挑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