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这部电影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为祖国争光的故事。郎平带领中国姑娘们一次次夺得中国女排的冠军,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这部电影中的“郎平”是由著名演员巩俐饰演的,非常有说服力。这部电影冲出了亚洲,中国女排已经成为中国力量的符号。女排精神就是勇争第一的精神,这不仅是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故事,更是让中国人民铭记的光辉历史。
电影夺冠这部电影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为祖国争光的故事。郎平带领中国姑娘们一次次夺得中国女排的冠军,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心里有很深的感触。看着这群姑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部电影中的“郎平”是由著名演员巩俐饰演的,非常有说服力。因为巩俐本身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她的演技毋庸置疑。电影《夺冠》告诉了我们如下三点道理:
一、只要永不放弃,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
这部电影的时间跨度长达30年,讲述几代女排的热血故事。影片从选角、服装、道具和场景来看,无一不是制作精良。这部电影的主创可谓是下了很大功夫,为我们打造出了一部精彩纷呈的电影作品。电影的创作团队没有放弃,就如女排精神一样,最后胜利的曙光一定会属于我们。这部电影冲出了亚洲,中国女排已经成为中国力量的符号。哪怕再苦再累,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二、赛场上不相信失败与眼泪,要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看完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赛场上不相信眼泪。姑娘们虽然都是娇嫩如花,但一旦在赛场上比赛,就不能再哭鼻子了,而是要拿出十二分力量。面对凶猛的竞争对手,绝对不能心存侥幸,要像老虎一样威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为自己而战,你就是最棒的。看了这部电影,我有了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生活再苦再累,都无法将我打倒。
三、女排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年轻人发扬光大。
女排精神就是勇争第一的精神,这不仅是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故事,更是让中国人民铭记的光辉历史。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而崛起的时代最强音。我们青年人要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用奋斗书写人生的华丽篇章。
看了《夺冠》这部电影,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郎平怎么评价夺冠
郎平怎么评价夺冠的呢随着院线的全面复苏,《夺冠》终于在十一黄金周与观众们见面了。关注这部作品的筒子们都知道,电影原名《中国女排》。八十年代,中国女排豪取81、85世界杯,82、86世锦赛以及84年洛杉矶奥运会金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女排五连冠”。千禧年后,中国女排勇夺03、15、19世界杯以及04、16两届奥运会金牌,至此中国女排也正式成为了拥有十冠的“排球女王“。而这部刚刚在双节上映的《夺冠》,正是记载了女排姑娘们三十年的夺冠之路。这部影片当初要冲击的是贺岁档的“冠军”,要“夺冠”的《夺冠》有两大杀手锏:高配置+好题材。为何说配置高?导演陈可辛,人送诨号“撸奖狂魔”,拿到手软的大小电影奖项足见其功力。女主巩俐+男主黄渤,一位是“国际巩皇”,一位是“100亿影帝”,合体出镜的票房号召力也无需赘述。于此同时,影片还力邀2016年女排夺冠阵容强势加盟,跨界助演。毫不夸张的说,这套班子在文体二界都堪称顶配!为何说题材好?对于华语电影来讲,体育竞技类作品一直是短板。乒乓球“无人能赢”,写了剧本恐怕没有戏剧冲突,悬念不够。足球“无人能赢”,写了剧本恐怕也无人接盘,投资不够。放眼各条体育战线,中国女排绝对是最完美的创作题材。兴衰沉浮有噱头,集体个人故事多。这种绝佳题材扔在国外,恐怕续集都拍出五六部了。纵观《夺冠》全片,陈可辛导演一共展现了三个关键的“女排时刻”。片中第一个里程碑,即1981年日本女排世界杯,中国VS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彭昱畅饰演的小陈以陪球教练的身份,被借调到了位于福建漳州的中国女排训练基地。在这里,他结识了女排姑娘们。而年龄最小的球手,正是郎平。那时,改革开放则刚刚拉开序幕。那时整个中国都被打着落后的标签,体育也不外如此。所以,女排的姑娘们想赢!在第一个故事里,《夺冠》相当真实的反映了八十年代中国女排训练和比赛的经历。当得知国外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演练战术的时候,教练直接下令把球网升高了15cm;为了模拟大赛实战,女排对内直接协调国内最剽悍的江苏男排充当陪练;全年无休是日常安排,带伤训练是家常便饭。简单总结起来一句话:别人拼科技,我们拼命。就是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女排姑娘们硬是在当年力克如日中天的日本女排,并在1981-1986年实现五连冠。应该说80年代这几场大赛经历,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女排的高光时刻。《夺冠》的导演陈可辛一直以“镜头写实+故事细腻”著称,而且尤擅典型人物的情感素描。《甜蜜蜜》、《投名状》、《亲爱的》,虽然各个作品题材和类型差异极大,可是你会发现陈导的剧中人物都会和观众产生激烈的情感共鸣。而老女排故事里最能调动观众情绪的,则一定是“铁榔头“郎平。陈可辛非常讨巧的邀请到郎平的女儿白浪来饰演年轻时期的郎平。可让他和郎平本人都没能想到的是,白浪在和吴刚、彭昱畅两位新老戏骨飙戏时竟然毫不怯场,还把球员时期“铁榔头“的霸气劲头演绎的淋漓尽致。在这段故事中,有一场郎平成功完成蹲举的戏份。白浪在拍摄这个桥段时,训练动作和扔下杠铃之后的情感宣泄一气呵成,一条片子就达到了陈可辛的预期,当时整个剧组都被白浪的真实演技打动了。引用老戏骨吴刚的评价:白浪把她妈妈的那种瞬间爆发的精神已经完全展现了银幕上了。片中第二个里程碑,即2008年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中国VS美国。关注女排的筒子们应该都记得,那年中国队输了。输在了郎平带领的美国队手下。当年因为这场比赛,郎平完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2008年奥运会开在我们的家门口,全国人民都期待着女排姑娘们的完美表现。可这一切都被郎平和美国队击碎了。一时之间,郎平饱受攻讦。各种恶评接踵而至,一位体育教练显然背负了与其身份并不相符的骂名。而在《夺冠》中,导演也如实的复刻了这段往事。包括赛前中美两队教练的私下沟通,包括了郎平本人的心路历程。这个段落在《夺冠》中相对简短,却完美的丰满了“郎平“在转型教练之后的人物角色。不得不说,“巩皇“在片中的台词不多,可表现依然无可挑剔。寡言少语却能气场全开,身临沙场依旧闲庭信步。纵观整个华语影坛,能把郎平教练这种磅礴气势拿捏到位的女演员,恐怕也就属巩俐了。除了气场相似以外,巩俐对于“郎平“这个角色的细节拿捏也绝对到位。郎平全身伤病众多,用片中的话说:她是60岁的心脏,80岁的骨骼。因为手指有伤,所以郎平在布置战术时,小手指总是向上翘起显得有些僵硬。而这些细节都被巩俐展现的入木三分。片中第三个里程碑,即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淘汰赛,中国VS巴西。其实自2013年,郎平就开始担任中国女排的主教练。而刚一接任,郎平就力排众议,提出了三项大型改革方针。一、扩大女排编制;二、聘请海外教练;三、打造不同阵容。只要谈及改革,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反对,肯定会受到外界的质疑。而片中的郎平则是把这些都完完整整的经历了一遍。即使到了里约奥运会前夕,依旧没有人看好女排的姑娘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她们首场比赛就会被淘汰,打道回府。不过后面的故事,因为年代很近,影迷和体育迷们肯定记忆犹新。女排姑娘们在险胜东道主巴西女排之后,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了奥运会女排的金牌。在番茄看来,第三个女排故事是最为振奋人心的一场。16年女排原班人马集体出镜,真实还原了和巴西队的比赛经历。不仅如此,惠若琪、张常宁、朱婷、丁霞等主力队员还将当时比赛的心路历程完整的呈现给了观众。《夺冠》,豆瓣评分7.3,截至目前票房已经破五。客观的讲,目前这部电影在网上的风评有着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女排故事震撼人心且极具泪点。陈可辛导演选择以丰碑人物郎平为视角,在她的见证下,女排兴衰的三十年往事被徐徐拉开序幕。可另一方面,有网友吐槽全片缺乏有效的情绪递进和情感共鸣,导演略显急迫的“炒旋律,熬鸡汤“引发不少影迷不满。其实在番茄看来,陈可辛导演有自己说不出的苦衷。在《夺冠》上映之前,更名、撤档、署名的风波一直都没断过。但番茄愿意相信:如果没有外因的干扰,陈可辛导演或许会贡献出一部更有质感的体育电影。即使是这样,《夺冠》依然称得上是国内体育题材的新高度。因为“中国女排”在国人眼里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竞技队伍,而是一种引以为豪的强者精神。最后要提一下,《夺冠》中有一个桥段把番茄看哭了。在1981年中日女排对决中,当时的女排7号在那场比赛中因为发力不慎导致腰伤复发。可当比赛进行到白热化时,主教练需要向郎平布置战术。而这个时候,前一秒还俯卧在场边的女排7号,下一秒已经顶替郎平出战,坚韧的站到了赛场上。这位女排7号,名叫陈招娣。陈招娣出生于杭州西子湖,虽然名字起的软糯,可她的性子却是出了名坚韧。在队里她有一个比“铁榔头“还响亮的绰号——独臂将军。据郎平回忆,当时以陈招娣的腰伤情况,恐怕稍有不慎就会让整个职业生涯报销,更严重的话会直接瘫痪。可为了赢,陈招娣,还是毅然决然的站在了赛场上。在电影后半段,巩俐有一句台词: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输赢,是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这句台词可能是郎平本人的原话,也可能是陈可辛导演的个人意志,可是番茄觉得说的一点没错。另外,番茄想说:或许我们的内心可能不够强大,但是我们的内心足够坚定。“中国女排”不是某一个人的不是一个人的意志,而是集体力量的最好彰显。在这个集体中,除了“铁榔头”郎平、“独臂将军”陈招娣,还有“铁姑娘”曹慧英、“怪球手”张蓉芳、“场上灵魂”孙晋芳、“钢铁将军”陈亚琼、“天安门城墙”周晓兰、“功勋主帅”陈忠和、“五冠教练”袁伟民、“小苹果”袁心玥、“常公主”张常宁、“北长城”颜妮、“MVP收割机”朱婷等等。就是在中国女排几代人的拼搏下,才铸就并传承了这闪光、坚定、不朽的女排精神。输赢不是比赛的全部,但是女排要赢,中国要赢。
夺冠谁扮演的郎平 夺冠郎平的扮演者介绍
1、《夺冠》电影中青年郎平的饰演者,是郎平的女儿白浪。白浪于1992年5月27日出生,在美国长大,2005年开始练排球,继承了母亲的基因,身高189cm,是加利福尼亚TCA队的绝对主力,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2、《夺冠》电影中的中年饰演者是巩俐。巩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祖籍山东省济南市,华语电影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国促进和平艺术家,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大使。
电影《夺冠》演员有哪些
一、郎平演员巩俐
中国女排总教练,人称铁榔头“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
二、陈忠和(中年)演员黄渤
2001年陈忠和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提拔新人,陈忠和指导是开创了中国女排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冠军主帅,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走出沉寂17年的低谷,接连夺得2003年女排世界杯冠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三、袁伟民演员吴刚
1974年,袁伟民开始出任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助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上首次取得三连冠的历史性突破。在没有专业场地,几乎没有医疗保障的年代,袁伟民亲手打造出了一只所向披靡的女排队伍。
四、陈忠和(青年)演员彭昱畅
1979年,22岁的陈忠和被调到国家女排任陪打教练
五、郎平(青年)演员白浪
主攻手,创下单场扣球102次的奇迹,成为家喻户晓的“铁榔头”。
六、孙晋芳演员陈展
中国队队长,曾忍着腰伤打封闭上场,赛后却疼到无法站立,凭借鬼斧神工的传球,一人独得最佳运动员、优秀运动员、最佳二传手三大奖项。
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
影片评价
《夺冠》用叙事的“真”和修辞的“诚”书写了一场中国女排的奋斗史,心灵史。它以一种集体叙事,唤起了一段温暖而充满力量的全民回忆。
影像之下,“女排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这部更加注重展现女排群像的影片中,观众既唏嘘于这股集体精神的流动与传承,又能清晰地从中看到群体内每一位个体所具有的鲜明特点。
《夺冠》郎平饰演者是谁
《夺冠》郎平饰演者是巩俐。
2010年,巩俐与约翰·库萨克、周润发主演英语战争题材电影《谍海风云》上映;
2011年,巩俐与刘德华合演翻拍自好莱坞同名喜剧《我知女人心》,在片中饰演一位商业女强人创意十足的总监李仪龙;同年,韩国中国电影节开展其个人作品回顾展;
2014年,巩俐与张艺谋再次合作文艺情感电影《归来》,在片中出演女主角冯婉瑜,一位为爱等待的凄苦女人;
2018年,受邀担任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主席;
2019年5月19日,获得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组委会颁发的第5届“跃动她影”(Women In Motion)奖、第27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奖。
人物评价
巩俐是一位在海内外都有关注度的华人女演员(何明敏评)。
她拥有美丽的外表,在《霸王别姬》里塑造的角色性格相当强势却有令人惊叹的优雅(凯特·布兰切特评)。
夺冠郎平年轻是谁演的
《夺冠》郎平年轻的人是郎平的女儿白浪演的。
由陈可辛执导的电影《夺冠》正在热映,在影片中饰演青年郎平演员白浪,正是郎平的女儿。白浪在影片中的造型与青年时期的郎平十分相似,据说她也是导演陈可辛的第一人选。
得知这一消息后,网友纷纷在评论中表示“我说上哪找了一个这么像的演员”、“白浪演的很好,我还以为是专业演员”。
回到最初,当《夺冠》摄制组向外界公布,白浪饰演电影中青年郎平这个角色后,瞬间引发轰动。白浪曾告诉记者,导演陈可辛一开始和她说,“白浪,你并不是扮演青年郎平的唯一选择”。
这句话一度点燃了白浪不服输的小宇宙。“一定要认真地好好准备,不能让别人把我妈抢走”。
为了达到剧组的要求,白浪在美国上班期间,从国内请来表演老师,每天下班后,晚上接受三个小时的表演课培训,周末则是一整天的课程。
这还不够。当摄制组为白浪试镜后,要求她减肥。“其实我当时也不胖,我曾经是排球运动员,热爱运动。但电影的要求是更瘦,才能贴近那个时代中人的体型。”为了演好80年代的郎平,白浪居然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就减了30斤。
除了减肥,白浪为了争取演好青年时代的郎平,还从身体素质上开始向妈妈靠近。拍摄过程中,她才开始了解,女排精神是通过多少艰苦卓绝的训练,多少压力山大的比赛,锤炼出来的。
白浪说,电影中的训练场景都是真实的。大家为了演好角色,在复制了当年女排训练基地的简陋排球场上,流着汗,流着泪,将自己打熬成一个真正的中国女排队员。
“我们拍戏,拍排球的戏,一个镜头要反复拍很多次,训练时压力更大。尤其是我要扮演妈妈的排球形象,她打得特别好,所以每个镜头我都得用最大的努力来做,不能留遗憾。”白浪说。
夺冠郎平饰演者
《夺冠》中郎平的饰演者是巩俐。
巩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祖籍山东省济南市,华语电影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2014年,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2018年,担任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主席 。
2021年7月6日,巩俐担任天坛奖评委会主席。
巩俐人物评价
巩俐是在国际电影舞台作出过杰出贡献、并有着推广中华文化精神的华语女演员,她也是一个非常努力的演员,眼界远大,独行果断勇于承担,敢于面对每项挑战,虽然外界对她的评价不一致,但她仍是绝不简单的女人。
在电影《夺冠》中郎平为什么不让厉害的老队员上场
内心不够强大。出自电影《夺冠》中郎平不让厉害的老队员上场的原因为:老队员内心不够强大,所以没能够上场,就不会那么在意输赢。
《夺冠》中扮演郎平的巩俐是你心目中的郎平人选吗
我觉得巩俐扮演的郎平教练挺好的,算得上我心目中最合适扮演的演员了,她演出来的郎平教练像极了那个监督鞭策女排运动员们刻苦训练的教练,也像极了那个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运动员们身体健康的教练!
其实我对于郎平教练的认知仅限于排球比赛播出的候场片段以及网上支离破碎形容的言论,在我的认识里,郎平教练一直都是严格的、一丝不苟的教练,她永远都是正着脸,一副即将上战场打仗的样子,只不过后来在考古女排训练视频时候发现其实郎平教练温柔的一面,她会关心女排运动员们的身体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会为女排运动员们做心理疏导,防止她们压力过大,另外我也有看到有的女排运动员们在参加综艺节目提到郎平教练时候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这就说明其实郎平教练可以被称为严师和慈母。
演员是否适合于一个角色,和她是否先天长相相似于角色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和她能不能把这个角色完美的呈现有关,而巩俐饰演的郎平教练确实是有真实地诠释出教练平时的神态,在我看来,她就是最适合扮演郎平教练的人;而且我听说郎平教练有亲自指导巩俐如何去演,所以我相信在教练的指导下,巩俐是最能贴近教练本尊的演员,事实表明也确实如此,在《夺冠》上映后,观众对巩俐的表演都很满意,说她确实演绎出了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大将风范!
其实很喜欢《夺冠》这部电影的题材和内容,这部电影用女排精神为寄托,告诉我们什么是坚持不懈,什么是女排力量,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也应该像那群姑娘奋斗在赛场上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当然也很感谢所有演员为我们呈现了这么一部动人心弦的电影!
夺冠中郎平是谁演的
巩俐。
以中国女排为原型的电影《夺冠》终于在万众期待中上映了,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女排的成名经历。影片的时间跨度很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演到现在,其中青年郎平的戏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剧情简介:
1980年训练赛,中国女排对战中国男排冠军江苏队,女排负。但那一代女排训练之艰苦,之刻苦,之永不言弃,已跃然银幕。
1981年大阪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战日本队,赢得了中国三大球第一个世界冠军,宋世雄那铿锵有力、极具辨识度的解说,一下子将观众带回了那个激情澎湃、阳光普照的年代。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对战当时主教练是郎平(巩俐饰)的美国队,中国队教练(黄渤饰)站在场边,全神贯注,面带笑容。郎平和那一代中国女排在那一刻所经历过的挣扎,令人心疼。
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挂帅执教中国女排,带领着中国女排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2016年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淘汰赛,中国队对战东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队,最终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